摘要:在华夏艺术的璀璨星空中,王九珍是一颗独特耀眼的星辰。1955年,他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这里是书圣王羲之的故里,也是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红色圣地。这片沃土孕育了无数仁人志士,源远流长的书法文化与火红的沂蒙精神交织,为他的艺术之路铺就了独一无二的基石。
在华夏艺术的璀璨星空中,王九珍是一颗独特耀眼的星辰。1955年,他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这里是书圣王羲之的故里,也是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红色圣地。这片沃土孕育了无数仁人志士,源远流长的书法文化与火红的沂蒙精神交织,为他的艺术之路铺就了独一无二的基石。
王九珍,男,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会员,中国孔子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硬笔书法山东工作委员会理事,山东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处重大展出并获奖。
鸡年翰墨颂盛世,诸葛故里展风采,2017年作品巜鸿运當頭》在美国世界文化之旅海外版第十期刊登。
身为书圣后裔,王九珍的家族与红色历史紧密相连,大哥王九田是英勇无畏的革命烈士,为了国家和人民,毅然奉献出宝贵生命;父亲王永善作为支前先进,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积极支援前线,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这样的家庭背景,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王九珍的血脉,成为他人生道路上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时刻照亮他前行的方向。
自幼,王九珍便与书画结下不解之缘,对书法的热爱开启了他的艺术启蒙。在岁月的长河里,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参加工作以后,乃至他后来身为阳都祥龙集团副总,他都如饥似渴地汲取艺术养分,篆、隶、行、草诸体皆有涉猎,花鸟虫鱼绘画领域也积极探索。
超然物外饶三味,
群体中来自一家,
笔端万象含真趣,
画里千秋聚锦霞 。
数十年一路走来,王九珍形成了沂蒙书画特有的风格,成为当代为数不多的书画兼修且都非常出众的艺术家。王九珍的书法笔力刚健灵动,笔画仿佛有生命一般跳跃于纸上;字体新颖别致,既遵循传统书法法则,又大胆创新;作品内涵深厚,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让人观之便如穿越时空,感受千年墨香。
王九珍的艺术造诣赢得了众多名家的高度赞誉。著名文化学者、中国骨刻文破译第一人、骨刻文书法艺术院院长丁再献先生更是用骨刻文集句“书画同源皆友好,仁人守望尽阳光”表达对他的赞赏,肯定他在书画领域的成就以及他在公益文化中所做的巨大贡献。
在艺术成就上,王九珍收获颇丰。他的作品多次亮相国内外重大展览,多次荣获金奖。隶书《望岳》被香港人征集陈列于办公楼,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名片;《赤壁赋》被山东省抗日政权纪念馆永久收藏,《兰亭序》《道德经》等作品在华夏大地广受喜爱;其中,他的作品还被省、市有关部门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及二十多个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2019年9月21日,王九珍先生参与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颂祖国、赞美唐山"书法长卷是世界最长的书法作品。
无论是工作时还是退休后,王九珍始终笔耕不辍,书法对他而言早已是生活态度与精神寄托。他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年年参与书法公益活动。走进社区、学校、敬老院书写春联、福字,让书法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参与慈善拍卖,将所得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诠释“德艺双馨”内涵。每年新春前夕,他都积极参加“送万福·进万家”活动,现场挥毫泼墨,营造出浓浓的年味与温馨氛围,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2012 年,他创办了沂南县九珍书法学校,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九珍书法学校为各大、中、小学输送了大批软、硬笔书法人才,并带领学生书法考级,众多小学生获取中国书法4 - 6级证书。近年来,随着文化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兴起,他在阳都分院、县书画院领导带领下,到军休所、学校、企业等地举办书画文化进社区活动,传播书画艺术魅力。2007年1月,他的书法作品《喜迎新春》被央视书法频道报道;2025年2月在沂南县卧龙广场举办个人书画展,备受好评;2024年11月被聘为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沂蒙乡土文化研究院阳都分院书画顾问。
王九珍,这位从沂蒙红色圣地走出的书画名家,用手中笔书写对艺术的执着,传承家族红色基因,践行社会责任与担当。他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书法爱好者前行之路,激励更多人投身书画艺术传承与创新,在艺术的天空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刘唐山)
来源:正义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