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三菱电机成立本土品牌后,根据西门子官网公告,2025年3月25日,西门子将在上海举办主题为“中国加速2.0!”的智能制造创新产品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一口气推出了18款由本土研发团队设计和生产的高性价比产品,包括S7-1200 G2++、SMART LINE V
继三菱电机成立本土品牌后,根据西门子官网公告,2025年3月25日,西门子将在上海举办主题为“中国加速2.0!”的智能制造创新产品发布会。本次发布会一口气推出了18款由本土研发团队设计和生产的高性价比产品,包括S7-1200 G2++、SMART LINE V5、NX MCD Base、DCMA Lite等,这些产品涵盖PLC、变频器、伺服驱动、虚拟调试等核心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宣传内容,西门子推出的这批新品大部分均为本土研发,产品性能和价格更具竞争力。智造社认为,这不仅是西门子响应中国市场变化的策略,也是面对本土品牌压力下寻求突破的重要举措。通过这次发布会,西门子希望能够进一步巩固在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也让业内外对本土化进程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西门子官网信息
国产自动化品牌的崛起,西门子如何应对?
近年来,中国本土自动化企业发展迅猛,正在核心领域挑战国际巨头的市场地位。从PLC、变频器、伺服系统到工业机器人,国产品牌正逐步占领市场。国产品牌汇川技术、禾川科技、雷赛智能、信捷电气、步科股份等企业凭借高性价比、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及技术进步,在工业自动化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以汇川技术为例,作为本土自动化企业代表,近年发展迅速。2023年营收达304亿元,相比2007年的1.59亿元增长了191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0%。另外,禾川科技在PLC和伺服市场崭露头角,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等行业。雷赛智能则在运动控制领域深耕,电机及伺服系统的创新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信捷电气近年来在中小型PLC领域取得突破,HMI与PLC一体化产品深受市场欢迎。而步科股份则在人机界面、伺服驱动和工业物联网领域持续发力,拓展工业自动化市场。这些数据表明,国产品牌不再是市场的跟随者,而是正在成为挑战者,甚至在某些领域已与外资品牌展开正面竞争。
面对国产品牌的强势崛起,西门子此次推出“中国加速2.0”战略,显然是为了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为此,西门子加大了本地研发和生产的力度,以提升产品适配度,同时缩短供应链,提高市场响应速度。此外,它还加强了本土化服务,与中国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不同领域客户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西门子也在加速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制造的落地,依托其全球领先的工业软件和自动化技术,试图构筑更牢固的竞争壁垒。然而,这些举措真的足以抵御国产品牌的冲击吗?
国产品牌与西门子能否正面交锋?
对于此次发布的18款新品,尤其是S7-1200 G2++和SMART LINE V5等产品,业内普遍认为它们将极大提高西门子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S7-1200 G2++作为一款全新的PLC产品,结合了高性能和高性价比,有望在国内中小型企业市场中迅速占据一席之地。
智造社预计未来1-2年内,这些本土研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大幅提升,尤其是在制造业、能源以及物流等领域,进一步推动西门子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布局。然而,这一系列新品能否成功挑战国产品牌,尤其是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仍需观察。尽管西门子在技术和全球化背景上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但在价格敏感的中低端市场,国产品牌汇川、禾川等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已经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因此,西门子在未来几年可能会面临更为激烈的价格竞争。
它能否在与国产品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仍然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虽然西门子在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但如汇川技术、禾川科技等国产品牌也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了积极布局,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和快速响应的服务,可能在某些市场中对SMART LINE V5构成威胁。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市场,价格因素仍然是决策的关键。因此,西门子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价格策略,或者通过提供附加服务来提升竞争力。
观点
未来几年,国产品牌能否真正撼动西门子、施耐德、ABB等外资巨头的主导地位?可以预见的是,国产品牌的影响力将持续扩大,特别是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行业的推动下,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然而,外资企业也不会坐以待毙。西门子、施耐德电气等巨头可能会通过加大在华投资的方式,提升本土化能力,如扩大本地工厂和研发中心。此外,它们可能采取并购或合资的策略,通过收购本土企业来快速提升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外资企业依托更先进的工业软件和自动化解决方案,继续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最终,未来的市场格局可能并非简单的“外资退场,国产崛起”,而更可能是外资企业通过本土化深耕,与国产品牌展开更深层次的竞争与合作。
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的自动化行业正进入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正面交锋的时代。未来5年,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加速变化,国产品牌的崛起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外资品牌的本土化也将进一步深化。
✨5月巴塞罗那展✨
(2025年5月13-15日 巴塞罗那GRAN VIA展馆)
✨6月上海展✨
(2025年6月18-20日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观众报名| 申请展位 |交通指南
✨8月深圳展✨
来源:小盒科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