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ICG-20摘要:2025年3月22日上午,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武汉专场(ICG-20 Wuhan)开幕。本届大会围绕“Omics and AI in Biodiversity”核心议题,设置包括“前沿组学技术”、“物种演化与发育”、“濒危物种保护”、“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
2025年3月22日上午,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武汉专场(ICG-20 Wuhan)开幕。本届大会围绕“Omics and AI in Biodiversity”核心议题,设置包括“前沿组学技术”、“物种演化与发育”、“濒危物种保护”、“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极端环境生物探索”、“微生物遗传资源挖掘与利用”、“环境生态监测”等议题。《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ITPGRFA)秘书长肯特·纳多齐博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观看更多退出全屏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海洋与湿地已关注分享视频,时长02:35
0/0
00:00/02:35切换到横屏模式继续播放进度条,百分之0播放00:00/02:3502:35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畅
继续观看
ITPGRFA秘书长肯特·纳多齐博士致辞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武汉专场
观看更多原创,ITPGRFA秘书长肯特·纳多齐博士致辞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武汉专场海洋与湿地已关注分享点赞在看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肯特·纳多齐博士致辞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武汉专场
©Linda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CC BY-SA 4.0)肯特·纳多齐:科技与协作共筑生物多样性未来
尊敬的各位嘉宾、同仁以及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武汉专场(ICG-20 Wuhan)的组织者们:
我非常荣幸能够以视频形式参与这场以“生物多样性中的组学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的重要会议。我衷心感谢主办方的精心筹备,并感谢他们为我提供了与大家分享一些思考的机会。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石。它不仅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推动着农业生产的进步,还支撑着人类的福祉。但是,生物多样性远不止于此——它就是我们的存在本身。我们因生物多样性而存在,我们以生物多样性为食,我们呼吸着生物多样性,我们生活在生物多样性之中,我们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尽管如此,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以及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正在对其造成严重威胁。如果我们希望确保未来粮食系统的安全,并保护维持生命的丰富遗传多样性,就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工具。
在这一背景下,组学与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发挥革命性的作用。随着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学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预测建模技术的进步,我们能够加速植物育种、加强物种保护,并发现能够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遗传特性。这些创新不仅为科学发现带来了巨大潜力,更为全球农民、社区和生态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不过,仅靠技术是不够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需要强有力的国际合作和开放的对话。通过《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ITPGRFA)等框架,我们致力于确保遗传资源的公平与公正共享,促进国家、研究者和农民之间的合作。我相信,通过跨学科、跨边界的协作,我们能够在创新的同时,坚守公平与可持续的原则。
就个人而言,我亲眼见证了国际合作如何推动实际影响。无论是促进关键遗传资源的获取,还是通过知识共享赋能当地社区,全球科学界的集体努力都至关重要。
在接下来的会议讨论中,我鼓励大家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整合到支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和实践中。你们的工作将帮助塑造未来几代人的生物多样性与粮食安全。
最后,我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并期待听到各位讨论的成果。
谢谢大家!
图:第二十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武汉会场
海洋与湿地
全球环境治理·前沿
来源:财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