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友们好,我是轻尘,一个不太正经的小编,今日话题:“为什么乾隆灭掉准噶尔,会让西方世界大为震惊?”
泪水打湿数据线,边刷头条边触电,师友们好,我是轻尘,一个不太正经的小编,今日话题:“为什么乾隆灭掉准噶尔,会让西方世界大为震惊?”
打之前:准噶尔汗国;
打之后:准噶尔盆地。
冤冤相报何时了,斩草除根没烦恼。准噶尔——历史上唯一零差评的势力(小编是没见有准噶尔人出来说差评啊?这不就说明做的很好嘛?五星好评。)
乾隆:没人比我更懂游牧民族的危害。
刘必烈:我也懂,我还能精确索敌知道他们藏在哪!
兆惠:不怨我,西北风太大了,车轮立不住啊,我也很无奈啊!
小编:以前一直以为准噶尔是一个部落,没想到是一个国家。其实当时的准噶尔在国际上是公认的大国,但是我们很多人一直以为他是个不老实的游牧部落。
西方大为震惊的原因:因为乾隆把准噶尔杀的片甲不留...西方就没见过这么狠的。说比车轮高的都杀掉了,结果没想到是把车轮放平...
冷知识:中原王朝上一次拥有新疆是在唐朝。
公元1639年地图
乾隆时期清军平定准噶尔汗国的壮举,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引发了巨大的震动。这不仅是清王朝疆域拓展的巅峰之作,更让西方重新认识了这个东方帝国的力量。
准噶尔并非松散的游牧部落,而是一个疆域辽阔、实力雄厚的汗国。其前身为瓦剌的一支,曾与蒙古黄金家族争夺汗位,在明朝时就已崭露头角。鼎盛时期的准噶尔汗国领土面积达700多万平方公里,与当时的清王朝疆域相差无几,不仅称霸中亚,更以“用智慧和力量称霸亚洲”的姿态,成为了影响欧亚大陆地缘格局的重要力量。
更值得注意的是,准噶尔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游牧势力,而是掌握了火器技术的强权。这种军事技术上的突破,使其具备了与周边王朝正面抗衡的实力,也让其成为了清朝康、雍、乾三朝的心腹大患。其“反复无常”的外交策略,多次背刺清朝,更凸显了其作为独立强权的野心与威胁。
平定准噶尔碑
准噶尔的覆灭,并非偶然。乾隆能完成这一伟业,离不开前两代的积累——康熙、雍正两代帝王已为其奠定了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充实的财力,而乾隆本人更是“清朝皇帝中政治嗅觉最为敏感的皇帝”,其精准把握了准噶尔遭遇天灾、瘟疫、内乱的衰落时机。
这场战争中,清王朝名将辈出——阿桂、乌雅兆惠、福康安等将领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兆惠,深谙“游牧民族的危害”,以强硬的手段推进战事,最终“让准噶尔变成了地名”(如今内蒙古的准格尔旗,便是这一历史的遗存)。乾隆的战略决心同样关键,他秉持着“对付草原人,就得用成吉思汗的法子”的强硬思路,彻底瓦解了这个长期威胁边疆的强权,展现出清王朝“对领土的执着”与开疆拓土的魄力。
乌雅·兆惠画像
西方世界的震惊,源于多重因素。首先,准噶尔作为横跨中亚的强大汗国,其突然覆灭让西方意识到清王朝的军事实力与扩张能力远超预期——这个东方帝国不仅能稳固中原,更能对广袤的内亚地区实现有效的征服。
其次,这场胜利标志着清王朝成为欧亚大陆东部无可争议的霸主。对于与准噶尔有过接触的沙俄而言,这一结果尤为震撼——一个能轻易灭掉700万平方公里强权的帝国,无疑会改变他们对东方邻居的战略评估。
更深远的是,清王朝通过三代帝王的持续投入,最终将准噶尔纳入了版图,这种长期战略的执行力与国家动员能力,让西方看到了一个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东方帝国形象。乾隆平定准噶尔,不仅奠定了近代华夏西北疆域的基础,更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了清王朝的巅峰实力,其影响早已超越东亚,深刻触动了当时的全球地缘格局。
万里长城
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吧,感谢观看。
祝情长久,事如意,人安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来源:轻尘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