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频域直接编码与计算:MAFT-ONN在无线信号数字化前,直接在频域内编码信号数据并执行机器学习操作,通过单边带抑制载波(SSB-SC)调制实现频率编码,避免传统ADC(模数转换)的延迟瓶颈。
1.全模拟射频信号处理架构
频域直接编码与计算:MAFT-ONN在无线信号数字化前,直接在频域内编码信号数据并执行机器学习操作,通过单边带抑制载波(SSB-SC)调制实现频率编码,避免传统ADC(模数转换)的延迟瓶颈。
光电融合计算:利用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构建非线性激活函数,结合光电乘法技术实现单次矩阵向量乘积,完成端到端的模拟信号处理。
硬件架构创新:单器件集成10,000个神经元,每层仅需一个MAFT-ONN设备(传统方案需每个神经元独立器件),通过空间复用技术提升计算密度。
2.纳秒级实时推理能力
超低延迟:实测信号分类延迟仅120纳秒,比当前最先进的数字射频设备(微秒级)快100倍,满足6G通信要求的0.1ms级延迟。
动态精度优化:单次推理准确率85%,通过多次测量(仍保持纳秒级延迟)可快速收敛至99%以上,实现速度与精度的平衡。
3.可扩展性与能效优势
功耗降低:光子计算能效比电子芯片高100倍,单位功耗仅4W(电子芯片需300W)。
带宽扩展潜力:利用光波导和频分复用技术,理论计算吞吐量可达Tbps级,支持未来6G的太赫兹频段(100GHz-1THz)需求。
光子计算的核心技术原理
光信号替代电信号:通过波导结构引导光路,利用光的干涉、衍射、折射实现信号调制,规避电子迁移率限制。
非线性操作映射:将机器学习中的线性和非线性运算映射到光学硬件,如通过电光调制器的非线性区域实现激活函数。
6G频谱管理的核心需求
频谱资源动态分配:6G需支持认知无线电(动态适应无线环境)、Sub-THz频段(114-300GHz)及密集MIMO场景,传统电子芯片难以满足实时频谱分析需求。
指标MAFT-ONN光子芯片传统电子芯片延迟120纳秒微秒级(>1000纳秒)6G通信的颠覆性应用
认知无线电:实时分析频谱占用状态,动态优化调制方式,提升频谱利用率。
边缘计算赋能:部署于自动驾驶车辆(毫秒级环境响应)、智能医疗设备(实时心电监测)等边缘终端。
技术演进路径
复杂模型支持:扩展至Transformer/LLM架构,支撑6G网络智能决策。
多频段融合:结合太赫兹通信(0.275THz以上)与光子处理,解决高频段信号衰减问题。
硬件适配性:需重构机器学习框架以匹配光学处理器特性(如非线性波纹影响精度)。
制造成本:硅光芯片需特殊光刻工艺,良率低于成熟电子芯片。
标准缺失:6G频谱分配尚未统一,需协同国际电联(ITU)推动光子硬件标准化。
MAFT-ONN通过全模拟频域处理和光电融合架构,解决了6G通信的实时频谱管理瓶颈,其纳秒级延迟与Tbps级带宽潜力将重塑未来网络基础设施。随着复用技术与复杂模型支持的演进,光子芯片有望成为6G核心硬件载体,推动自动驾驶、工业物联网等场景跨越式发展。
来源:团团爱吃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