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早上8点20分,达州出租车司机陈力准备收车回家了,“不跑了,今天要回去看九三阅兵。”同一时间,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村委会广场上,村民们已自发聚集过来,开始调试投影设备。
9月3日早上8点20分,达州出租车司机陈力准备收车回家了,“不跑了,今天要回去看九三阅兵。”同一时间,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村委会广场上,村民们已自发聚集过来,开始调试投影设备。
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几千公里之外,我省各地群众也通过多种方式收听收看大会盛况。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抗战历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奋勇前行,努力开创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组织全校师生集中观看阅兵仪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伟大旗帜,光耀千秋。
当一面面英雄部队的旗帜集中受阅时,98岁的抗战老战士赵洪河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家里坐得脊背挺直,对着电视,他又一次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军礼。当天,赵洪河穿上珍藏的军装,戴好荣誉勋章,早早守候在电视机前。
98岁的抗战老战士赵洪河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家里收看纪念大会。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看到许多先进装备接受检阅,赵洪河不禁回忆起当年:用的是步枪,手榴弹很多都是土制的。但更多时候,赵洪河是沉默的,他想起了曾经的战友。“没有他们哪有我们的今天?现在的生活多幸福啊!”赵洪河大声说。
铭记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听到这里,乐山故宫文物南迁陈列馆馆长彭海军感触颇深。故宫博物院1.3万余箱珍贵的文物在抗日烽火中南迁,为铭记这段历史,乐山故宫文物南迁陈列馆正在加快打造,预计9月底开馆。“这是先辈们誓死捍卫、英勇抗战的见证,我们将携手故宫博物院共同推进文物南迁的相关研究,挖掘文物南迁历程中‘视文物国宝为生命’的民族力量。”彭海军说。
跨越时空,伟大抗战精神激起无尽回响。
这天,《烽火宣言: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美术文献研究展》在成都市美术馆正式展出,策展人曹筝琪娜觉得通过这场展览仿佛可以与前辈艺术家“时空对望”。抗战时期,四川作为大后方,汇聚了徐悲鸿、傅抱石等众多艺术家,他们通过作品向民众呐喊疾呼。“革命先烈捍卫国土,前辈艺术家以笔为刀。我们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在下一步工作中,她期待用展览搭建更多桥梁,让历史的“火种”透过作品,不断点燃今人的思考。
成都市美术馆职工在美术馆报告厅收看阅兵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缅怀先烈,武警宜宾支队官兵选择在这一天走进赵一曼纪念馆,既集中收听收看大会,又以信为桥,向英雄前辈报告致敬。“我们不会忘记,您当年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梦想,早已写进祖国每一寸锦绣山河;您用生命铸就的‘忠贞报国、勇毅担当’的精神,也将化作一束光,照亮我们守护家国、砥砺前行的未来前路。”一封封信件中,字里行间满是官兵们对先烈的缅怀和接过历史接力棒的坚定决心。
“唯有铭记,方能照亮前路。守护好英烈安眠之地,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回答,也是对和平最深的珍视。”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秦嘉琦常年传播、宣讲烈士故事,即便她非常熟悉烈士事迹,但宣讲时仍常常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未来,她将和同事继续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的管护工作,深挖史料、讲好英烈故事。
人民至上 珍爱和平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直播镜头中,受阅官兵齐声高呼。在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集中收看现场的伤残军人代表们激动不已,他们身着挂满荣誉勋章的戎装,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集中观看阅兵仪式。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供图
看着新装备高燃亮相时,94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一级伤残军人涂伯毅激动地站了起来,他激动而大声地表示,“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就会继续战斗在红色宣讲的讲台上,把这份信念和精神传递下去,教育青年一代好好干,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
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和平信念历久弥坚。铸造利剑,守护和平。
观看直播时,最令陈硕感到兴奋的就是航空武器装备以威武的集群、精确的编队,米秒不差飞过天安门上空。作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生产部门负责人,他十分感慨:“每一位航空人都不会忘记前辈们走过的艰难历程,我们将不断打造最先进的航空武器装备,不辱使命,扛起责任,惟以胜利报祖国。”
当新型战斗机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时,四川大学附属中学高2023级航空实验班学生杨博文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我小学第一次收看阅兵时就立下志向,希望能成为战斗机飞行员,守卫祖国、守护和平。”明年,杨博文即将毕业,“我将更加努力地学理论、练技能,争取在将来能为守卫祖国蓝天贡献力量。”
钢铁洪流驶过大地,和平鸽群飞向蓝天。看着8万羽和平鸽冲天而起,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广场上也同步响起欢呼声。
“致敬英雄,捍卫正义,守护和平。走过峥嵘岁月,历经风雨洗礼,复兴伟业气势如虹!”听着解说,驻村第一书记刘国富回忆起村子的发展历程,激动不已。几年间,三河村从贫穷落后的彝乡山村,实现了脱贫、致富的“两连跳”。2024年,三河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看着民俗街、研学、酒店等新业态在村里陆续“拔地而起”,“好的发展环境来之不易,我们要接续奋斗,让大家的生活蒸蒸日上。”刘国富满怀期待。
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下,更多的发展机遇也在萌发。
85年前,达州河市机场为运输抗战物资而建,如今以其为核心正在崛起一座通用航空产业园。“从战时野外简易机场,到如今发展起低空经济产业链,时代在变,但我们逐梦蓝天、服务人民的信念和期待永不改变。”达州河市机场负责人张庭兵介绍,园区重点打造通航制造、通航运营、应急救援等产业。
电视机里,受阅官兵步伐精准坚定、身姿挺拔威武……这庄严神圣的时刻让巴蜀儿女倍感振奋。几乎同一时刻,在乐山市峨眉山金顶,歌声也在响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这一刻,欢乐激昂的情绪随着歌声在人群中传递。
红旗连锁组织员工集中收看纪念大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革命前辈的拼搏精神给我们指引,我们要争当开路先锋,确保国庆节前夹金山隧道顺利通车!”在海拔2200米的工程指挥部里,雅安市公路建设服务中心、驻国道351夹金山隧道工程现场业主代表杨朝东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夹金山隧道工程指挥部海拔高温度低,不少工作人员穿着棉衣观看纪念大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90年前,红军用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革命精神翻越了夹金山。如今,新时代的筑路人也克服突泥、涌水、岩爆等困难,成功打通夹金山隧道。“在施工中,我们已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随着该隧道的开通,未来穿行夹金山的用时,可从1小时缩短到10分钟。
作为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的水电站,泸州市龙马潭区洞窝水电站今年刚满“百岁”。抗战中,这里是军工生产的“能源生命线”。“当年大家测算过,每多发一度电,就能为前线多造一颗子弹。”57岁的洞窝水电站站长左泸平说,两台发电机组已运行80年,在许多零部件为定制的“唯一件”的情况下,创下同时代同产品纪录,而且还在良好运转,“我们会努力照顾设备,让机组继续运转,发出更多电力服务生产建设。”
“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正激励蜀中儿女的昂扬斗志。
“如果有一天,我们促成的科技创新产品也能登上阅兵仪式,那该多骄傲!”绵阳市涪城区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主任张育彬忍不住畅想。过去一年,他和同事们登门收集了企业200多项技术需求,与高校、院所技术成果匹配,目前已“撮合”了32项技术合作,“我们会扭住技术转化这个关键点,让更多技术成果转化为企业动力。”
看着尖端装备接受检阅,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黄钰林锚定信心,“多年来,我和团队一直致力于为国防建设装备提供更灵敏的‘千里眼’。目前,我们正锚定前沿技术研究的难点和痛点,加速基础研究成果向实际装备应用的转化。”
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村民身着民族服饰集中收看纪念大会。图片作者为唐舒琪
集中收听收看结束,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却仍然热闹,大家紧接着开了一场技术研讨会。“我们要努力实现技术突破,推动产品继续领跑。”该公司副总经理夏志强说。截至目前,该公司产智能计量产品已超1亿只、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此刻,备受激励和鼓舞的四川儿女,正行走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道路上。
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李丹 钟帆 何勤华 杜杰 杨艺茂 余如波 蒋京洲 宁宁 袁城霖 陈碧红 李婷
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