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方伪史——美西方正系统化篡改国际反法西斯和反军国主义历史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3 21:50 4

摘要:但是近年来,一股篡改国际反法西斯和反军国主义历史的逆流却在国际社会蔓延。美西方一些势力正在有组织地、系统化地选择性叙事、数据造假和操控舆论,妄图歪曲自身的历史污点,这种行为既是对先烈的亵渎,也给世界和平埋下重大隐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还不足百年,但它的意义远远高于帝国主义国家为瓜分世界而混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是因为二战是国际反法西斯和反军国主义的重大胜利,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丰碑,永远值得人类纪念。

二战的每一段历史细节、每一份牺牲贡献都应被永远铭记。

但是近年来,一股篡改国际反法西斯和反军国主义历史的逆流却在国际社会蔓延。美西方一些势力正在有组织地、系统化地选择性叙事、数据造假和操控舆论,妄图歪曲自身的历史污点,这种行为既是对先烈的亵渎,也给世界和平埋下重大隐患。

当前西方主导的历史叙事中,美国在国际反法西斯和反军国主义战争中的作用​被无限放大,美国还拍了大量战争片把自己塑造为“救世主”形象。

与此同时,中国的14年抗战历史与苏联战场的关键价值却被刻意弱化。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既是中国抗战之始,也是国家反法西斯战争之始

这种有意的历史扭曲叙事与真实的历史严重不符,本文将通过大量权威史料和数据来揭示真相。

中国最早遭受东方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独自开启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比欧洲战场爆发早8年,比美国开始参战的太平洋战争早10年。

据《中国抗日战争史》记载,1939年欧洲战场爆发前,中国独自抗击了日本陆军的全部军队。1939年以后。中国军民也抗击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60%以上。

14年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按照1945年美元汇率计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美元。

中国战场持久抗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使其无法全力进攻苏联,也无法向太平洋地区大规模增兵,为反法西斯同盟国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时间。

但在美西方主流媒体与学术著作中,却把中国战场称为“次要战场”,全然没有客观性。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仅用不足200字描述中国抗战,还重点强调美国“援华”作用。

英国BBC制作的《二战全史》纪录片,将中国战场压缩至3分钟,大量篇幅用于渲染诺曼底登陆与太平洋海战。

部分西方学者还提出 “中国战场无足轻重论”,认为中国抗战 “未能有效打击日军”,这是完全不顾事实的说法——当时中国军民装备落后、物资匮乏,仍然歼灭了大量日军。

如在1938年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以伤亡40余万人的代价,歼灭日军近10万人,粉碎了日本 “速战速决” 的战略企图。

在中国战场上一场场惨烈的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拖住了日本军国主义不断扩张的步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全局奠定了胜利基础。​

同样地,苏联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也被西方刻意淡化。

列宁格勒保卫战与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胜利的关键转折点,这两场战役的战略意义远超诺曼底登陆。

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1年9月持续至1944年1月,历时872天,是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最惨烈的城市保卫战。

战役期间,列宁格勒城内超过64万人因饥饿、轰炸死亡。据苏联国防部档案记载,此役苏联军民共歼灭德军及其仆从国军队约50万人,牵制了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全部兵力,使其无法支援斯大林格勒战场与莫斯科战场。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打破了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封锁,彻底扭转了苏德战场北部战局。​

斯大林格勒战役更是二战 “分水岭”。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展开殊死搏斗。

德军投入包括第6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在内的精锐部队,总兵力达150万人,配备坦克1500 辆、火炮1.2万门。苏联红军集结了110万人、坦克1550辆、火炮1.7 万门进行防御与反击。

据《斯大林格勒战役档案汇编》统计,此役德军共损失兵力84万人,其中被歼67万人、被俘9.1 万人,损失坦克1000余辆、火炮2000余门、飞机3000 余架。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终结了德军在苏联战场上的战略进攻态势,迫使德军转入战略防御,从此反法西斯同盟国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

斯大林战役后期德军保卢斯元帅向苏联红军投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诺曼底登陆虽然加速了德国投降,但并非二战转折点。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时,德军在苏德战场已损失兵力超过400万人,其主力部队被牵制在苏联境内,无法全力应对西线盟军。

据美国陆军军事历史中心数据,诺曼底登陆盟军共投入兵力288万人,德军投入兵力仅约50万人,且多为战斗力较弱的后备部队。

但在西方的历史叙事中,诺曼底登陆被描绘成 “决定二战走向的关键战役”,美英法领导人在诺曼底登陆80周年纪念活动中,不仅对苏联的贡献只字不提,还将美国塑造成 “解放欧洲的主力”,这种选择性遗忘显然是对历史的刻意篡改。​

西方在夸大美国反法西斯贡献的同时,还极力掩盖美国在二战初期向德日法西斯出售战略物资、“发战争财” 的历史事实。

大量史料证明,美国的这种“发战争财”的行为不仅延长了二战持续时间,更加剧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苦难。​

二战爆发前,美国与德国保持密切的经济往来,甚至在德国吞并奥地利、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仍未停止对德战略物资供应。

据美国《国家档案馆档案汇编》记载,1933年至1939年,美国向德国出口的铝材、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总价值超过10亿美元。

其中,美国铝业公司60%的铝材出口到德国,这些铝材被用于德国飞机制造业,为德国空军的扩张提供了关键原材料。

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美孚石油公司则向德国出口了超过1500万吨原油,占德国二战初期原油消耗量的80%,这些石油直接支撑了德国坦克部队、空军的作战行动。​

正是美国对德国出口的物资,帮助了德国法西斯的大力扩张,使得欧洲各国迅速沦陷。

美国对日本的战略物资出口规模更大,更是支撑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

1937年 “七七事变” 后,日本全面侵华,美国却继续向日本出售石油、钢铁、机床等战争物资。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37年至1941年,美国向日本出口的战略物资总价值达9.867亿美元,其中石油及其制品占40%、钢铁占20%、机床占15%。

1941年上半年,美国向日本出口原油达1700万桶,足够日本海军使用一年以上。

同年7月,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后,美国虽宣布对日本实施 “石油禁运”,但仍允许之前签订的石油合同继续履行,直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前4天,还有3艘美国油轮将8000吨原油运抵日本横滨港。​

美国卖给日本战略物资的贸易行为给中国抗战带来了巨大困难。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的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而日本凭借从美国进口的钢铁、机床,大规模扩大军工生产——1938年日本的坦克产量是中国的100倍、飞机产量是中国的50倍。

日本利用美国卖给它的战略物资大量生产武器弹药,用于发动侵华战争

日本还利用从美国进口的石油,组建了强大的联合舰队,对中国沿海地区实施封锁,切断中国的外援通道,导致中国抗战物资极度匮乏。

据《中国抗战物资供应史》记载,1939年至1941年,中国军队的弹药缺口达60%,粮食缺口达30%,许多中国士兵只能拿着简陋的武器与日军作战,伤亡率大幅上升。​

美国的发 “战争财”的行动不仅加剧了中国的苦难,也延长了二战的持续时间。

如果美国在1938年停止向德日出口战略物资,德国的空军扩张计划将被迫搁置,日本的侵华战争也将因物资短缺而难以维持。

据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测算,美国的战略物资出口使二战至少延长了2年,导致全球多付出1000 万人的生命代价。

今天,西方主流媒体却对这段历史避而不谈,甚至将美国描绘成 “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倡导者”,这种颠倒黑白的叙事显然是对历史事实的严重背叛。​

苏联红军解放犹太集中营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近年来美西方及部分犹太势力却蓄意篡改这段历史,将解放集中营的功劳转移到西方联军头上。

苏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营救犹太人幸存者

这种篡改历史的目的,无非是想淡化苏联的贡献,制造意识形态对立,污名化苏联以及社会主义制度。​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建立的最大集中营,也是犹太人大屠杀的主要场所。据统计,共有约 110万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害,其中90%是犹太人。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第322师工兵连率先突破奥斯维辛集中营主营区的防线,随后苏联红军第1乌克兰方面军的部队陆续进入集中营,共解放了约7000 名幸存者。

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事实有大量确凿证据支撑——苏联红军士兵拍摄的集中营解放现场照片、幸存者的证词、苏联军事档案中的作战记录等,都清晰地记录了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的全过程。​

然而冷战开始后,西方国家为削弱苏联的国际影响力,开始篡改这段历史。

1950年,美国《时代》周刊发表文章,首次提出 “美军解放奥斯维辛” 的错误说法;1965年,英国 BBC制作的纪录片《纳粹集中营》,将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的片段剪辑掉,替换成美军解放其他集中营的画面。

2015年,美国驻丹麦大使馆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 “1945年1月27日,美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引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不得不删除该内容并道歉。​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犹太势力也参与了历史篡改。

“世界犹太人大会” 作为全球最大的犹太组织之一,长期接受美国资本资助,其在历史叙事上与西方保持一致。

2005年,“世界犹太人大会” 注资5000万美元,与波兰政府合作建设奥斯维辛国际教育中心,该中心在展览内容中刻意淡化苏联红军的作用——

在解放集中营的展区,仅用一张小照片展示苏联红军,却用大量篇幅介绍西方联军解放其他集中营的情况;在出版的教学指南中,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描述为 “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共同胜利”,却不提及苏联红军的具体贡献。​

2020年,以色列历史学家本·摩西在《奥斯维辛的真相》一书中指出,“世界犹太人大会” 的这种行为是 “对历史的背叛”,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对纳粹主义的彻底批判,篡改这段历史会让后人忘记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牺牲。

据统计,二战期间,苏联共有约2000万军民牺牲,其中包括100万犹太士兵,苏联红军在解放东欧、消灭纳粹德国主力部队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这些历史事实不容任何势力篡改。

当今世界,为国际反法西斯和反军国主义的历史正本清源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我们必须坚决重塑反法西斯主义、反军国主义、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牢固树立人类正义的价值观,绝不能给国际野心家留下任何话语权漏洞。

8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这场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战争,让人类文明陷入至暗时刻。但正义的力量最终汇聚,战胜了邪恶。

然而,近年来,一些国际野心家妄图歪曲这段历史,他们否认法西斯的暴行,美化侵略战争,试图为军国主义招魂。这种行为是对历史真相的亵渎,也是对人类正义价值观的挑战。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他们为争夺世界霸权,将人类拖入浩劫。

对于抵抗者来说,这是一场民族与国家的生死存亡之战,反法西斯和饭军国主义战争是正义的战争。

中国作为最早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独自抗击日军数年之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苏联、美国、英国等国家也在不同阶段加入反法西斯阵营,共同为正义而战。

忘记历史和篡改历史都是背叛

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国际反法西斯历史的研究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真相。学校、媒体、社会组织等都应发挥作用,传播正确的历史观。

同时,我们要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发声,揭露国际野心家的丑恶嘴脸,让他们的阴谋无法得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为国际反法西斯历史正本清源,让反法西斯主义、反军国主义、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深入人心,让人类正义的价值观永远闪耀光芒。

来源:泰岱程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