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金融分论坛上,南京证券金融科技部总经理季常青分享了“基于鲲鹏架构的证券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建设实践”。季常青分别从数字化发展战略、核心交易系统和云建设经验以及未来规划等方面,分享了南京证券在金融科技相关领域的探索实践。
在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金融分论坛上,南京证券金融科技部总经理季常青分享了“基于鲲鹏架构的证券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建设实践”。季常青分别从数字化发展战略、核心交易系统和云建设经验以及未来规划等方面,分享了南京证券在金融科技相关领域的探索实践。
南京证券自1990年成立以来,坚持稳健与创新并重的经营之道,逐步成长为一家总部在南京的全国性、综合类主板上市证券公司,创造了自成立以来持续盈利、从未亏损、稳定回报的优良业绩,塑造并不断丰富“正统、正规、正道”的企业文化。公司先后在证券行业首家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并荣获“全国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标兵单位”“江苏服务业100强”“江苏慈善奖”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南京证券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加强对数智化转型的战略规划布局,不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有效赋能客户服务、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2024年,南京证券的研究成果荣获“金融科技发展奖”二等奖,并且首批成功完成了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的信创单轨上线。
南京证券实施“135”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旨在打造高效、健全、稳定的金融服务平台,增强业务风险管控能力,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实现金融科技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推动与引领作用。
● 1个战略:数字化发展战略
● 3大体系:建设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创新文化体系、完善高效IT运维与敏捷研发的开放技术体系、建立服务为导向的技术与业务融合体系
● 5项能力:完善以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与机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金融工程研发能力、强化数字化运营水平与管理决策能力、强化新一代核心交易与业务驱动能力、打造灵活高效安全可靠的技术平台保障能力
在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建设实践方面,南京证券聚焦五大突破:一是要符合监管要求,全要素自主创新;二是要安全可靠,大幅提升业务连续性水平;三是实现性能跃升,订单处理延时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四是要符合个性化业务需求,解决现有架构无法满足的业务问题;五是要实现创新发展,将业务功能解耦,进而实现创新业务的敏捷部署。
在架构设计上,将传统的专有硬件+集中式架构升级为通用自主创新硬件+分布式架构。将紧耦合的集中式架构分层解耦,规划基础平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心、数据服务及交易中心五层架构。其中核心交易系统通过应用高性能鲲鹏架构服务器、全闪存储、内存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全面替代小型机等专有封闭技术栈,实现安全可信及性能升级。在数据中台及服务层通过可靠多播技术,配合分布式基础架构、内存数据库和数据库双活,提高业务性能和连续性水平。在交易业务方面,通过重新梳理业务逻辑,实现功能解耦,进而实现创新业务的独立部署、上线与运行,更好地助力业务的创新发展。在基础架构层,整体采用华为云+鲲鹏技术路线,打造高可靠、高性能、灵活扩展的云平台底座,实现了芯片、服务器、存储、网络、操作系统到云平台的全栈自主创新。
在核心交易和云平台系统建设上,应用了华为多项关键能力来构建核心交易。一是核心交易由小型机替换为自主创新鲲鹏算力,通过鲲鹏NUMA等多种内核优化方式实现应用性能的整体提升;通过KAE鲲鹏硬件加速引擎实现芯片级任务卸载,显著提升CPU处理效率。二是云架构应用华为CloudEngine系列数据中心交换机构建全场景高可靠组网,通过拥塞控制算法、数据面收敛、超低时延算法实现全线速下微秒级低时延,保障交易业务的极速转发。三是使用华为OceanStor全闪存储提供极致高性能、低时延的数据服务,整体IOPS由30万级提升至300万级,IO时延降低至原来的10%。四是应用华为系统化集成调优服务,如一体化监控集成、存算分离设计、核心网络调优、容量规划监控与调整、高效故障定位与处理等,实现算存网协同优化,充分释放系统整体性能。
在建设成果上,通过一年半的规划和建设,南京证券于2024年12月完成生产云平台新建和测试云平台升级工作,并完成了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主中心到灾备中心同步单轨上线,系统实现易扩展、高并发、高可靠、低时延四大特点。
● 易扩展:水平弹性扩容,支持千万级用户
● 高并发:存算分离设计,交易并发由原来1万笔/秒提升至20万笔/秒
● 高可靠:通过异地云灾备,业务高可靠,RPO、RTO均符合监管要求
● 低时延:全网协同,单笔订单处理时延由10ms降低至0.1ms,实现百倍效率提升
南京证券新一代核心交易系统从架构设计到系统建设,均实现了对建设目标的全面达成和超越。从底层架构到上层应用,全方位保障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有效抵御外部网络攻击和技术断供风险,稳定承载公司交易、管理等业务系统。
面向未来,南京证券将加深与华为等科技龙头合作,深入证券低时延交易、数据中台、技术中台等技术与业务场景应用,加大在AI算力平台、智能投研、智能风控等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持续创新,加速推进金融业数智化转型,为中国资本市场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金融电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