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重构:特朗普行政令折射的美国历史虚无主义新动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8 09:05 3

摘要:特朗普总统签署的这项名为"捍卫历史真相"的行政命令,将矛头直指拥有178年历史的史密森尼学会,要求副总统万斯主导清除该机构"带有分裂性叙事和不当意识形态"的展览内容。

当地时间3月27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的一纸行政令在美国文化界掀起轩然大波。

资料图: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

特朗普总统签署的这项名为"捍卫历史真相"的行政命令,将矛头直指拥有178年历史的史密森尼学会,要求副总统万斯主导清除该机构"带有分裂性叙事和不当意识形态"的展览内容。

这项举措不仅触及美国公共历史书写的敏感神经,更折射出保守主义阵营重构历史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战。

史密森尼学会作为全球最大的博物馆与研究综合体,其旗下的21座博物馆与国家动物园承载着"增进与传播知识"的立馆宗旨。

这座由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遗赠建立的学术殿堂,如今却被卷入意识形态斗争的漩涡。

特朗普此项行政令特别点名的非裔美国人历史博物馆与在建的女性历史博物馆,恰是近年来突破传统叙事框架、重构边缘群体历史记忆的先锋阵地。

当特朗普宣称要清除"意识形态驱动的扭曲叙事"时,实质是对多元历史视角的系统性排斥。

这种历史修正主义的政策转向,在特朗普指控"过去十年存在改写历史的协同行动"时显露无遗。白宫将特定群体的历史叙事定义为"分裂性",本质上是通过行政权力构建历史解释的单一范式。从非裔民权运动到女性平权斗争,那些突破"昭昭天命"叙事的展览内容,正在被重新贴上意识形态标签。这种将复杂历史进程简化为"客观事实"与"扭曲叙事"二元对立的做法,恰恰构成了福柯所指出的"真理政治"的现代演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行政干预发生在特朗普上台后"文化战争"日趋白热化的历史节点。

自2020年种族正义运动以来,美国社会围绕历史记忆的论战持续升级,从邦联纪念碑存废到批判性种族理论禁令,保守派始终试图通过制度性手段规训历史叙事。史密森尼学会遭遇的这次行政干预,可视作这场文化战役向国家级学术机构的纵深推进——当研究中心的学术自由开始让位于政治正确审查,知识生产的独立性正面临空前挑战。

史密森尼研究会旗下的历史博物馆

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政策实践,在方法论上呈现出双重悖论。一方面它强调"客观事实"的神圣性,另一方面又通过行政命令强制推行特定的历史阐释;既宣称反对意识形态干预,却将副总统办公室变成新的意识形态审查机构。这种矛盾性暴露出其本质并非追求历史真相,而是建构符合特定政治需求的历史叙事。正如历史学家戈登·伍德所言:"当政客开始规定哪些历史值得铭记时,民主社会的记忆机制就陷入了危险境地。"

这场围绕历史解释权的博弈,不仅关乎博物馆展陈内容的取舍,更触及美国民主社会如何处理历史复杂性的根本命题。当行政权力试图将多元历史记忆装进单一叙事框架时,那个建立在"增进与传播知识"基石上的学术共同体,或将迎来最严峻的存续考验。历史的幽灵仍在徘徊,而当下这场关于历史记忆的政治较量,终将成为未来历史学家笔下的重要注脚。

特朗普疑似发动美国“文革”

来源:头号电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