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道士,住在淄川天齐庙,会变多种戏法,人们称他是“仙人”。先父和他有交情,进城时常去拜访。一天,与先父到县城,正好与韩路上相遇。韩把钥匙交给先父手,说:“请开门进去坐,稍等片刻,我就回来。”进庙开门时,韩已在房内。先是我们族中有人嗜赌,这人因先父的关系,也认识
韩道士,住在淄川天齐庙,会变多种戏法,人们称他是“仙人”。先父和他有交情,进城时常去拜访。一天,与先父到县城,正好与韩路上相遇。韩把钥匙交给先父手,说:“请开门进去坐,稍等片刻,我就回来。”进庙开门时,韩已在房内。先是我们族中有人嗜赌,这人因先父的关系,也认识韩。
碰巧大佛寺来了一名和尚,专门从事赌博,而且赌额很大。族人带了不少钱去赌,输光了,但赌兴高涨,把田也典当了。一夜下来,把家里所有的产业都输得精光。垂头丧气,顺路走到天齐庙,精神颓丧,语言错乱。
韩问他为什么?他把实情相告。韩笑着说:“久赌,断无不输的。你如能戒赌,我可以帮你扳回本金。”族人说:“若能把输去的赢回来,我一定把骰子用槌砸碎。”韩用纸画符,要他佩在衣带里,叮咛说:“只要扳回本就行了,千万别贪心不足!”又借给他一千钱,相约赢了就偿还。
族人高高兴兴来到大佛寺,和尚看过他携带的钱,嫌太少,不屑于和他赌。族人再三请求,并且说以一掷为限。和尚笑着答应下注一千钱,和尚掷骰,不胜不负。族人接过骰子,一掷成彩,和尚下注两千,又输了。慢慢增加到十几吊钱,明明是枭,一叫都变成卢雉。以前输去的,顷刻赢了回来。族人心里暗想,多赢几次也好。谁知再赌时,手气差,感到奇怪,看看衣带,符已不在。
回到庙中,除了归还韩的一千,总计连最后一局输去的,恰与原来的相等,向道士致谢,并因失去符表示歉意。道士笑着说:“符已在这里。我本要你不贪人钱财,你不听,所以把符收回。”
【原文】
韩道士,居邑中之天齐庙,多幻术,共名之“仙”。先子与最善,每适城,辄造之。一日与先叔赴邑,拟访韩,适遇诸途。韩付钥曰:“请先往,启门坐。少旋我即至。”乃如其言,诣庙发扃,则韩已坐室中。诸如此类甚多。
先是有敝族人嗜赌博,因先子亦识韩。值大佛寺来一僧,专事樗蒲,赌甚豪。族人见而悦之,罄资往赌,大亏。心益热,典质田产复往,终夜尽丧。悒悒不得志,便道诣韩,精神惨淡,言语失次。
韩问之,具以实告。韩笑曰:“常赌无不输之理。倘能戒赌,我为汝复之。”族人曰:“倘得珠还合浦,花骨头当铁杵碎之!”韩乃以纸书符,授佩衣带间,嘱曰:“但得故物即已,勿得陇复望蜀也。”又付千钱,约赢而偿之。
族人大喜而往。僧验其资,易之,不屑与赌。族人强之,请以一掷为期。僧笑而从之。乃以千钱为孤注。僧掷之无所胜负,族人接色,一掷成采。僧复以两千为注,又败。僧渐增至十余千,明明枭色,呵之,皆成卢雉。计前所输,顷刻尽复。阴念再赢数千亦更佳,乃复博,则色渐劣。心怪之,起视带上,则符已亡矣,大惊而罢。
载钱归庙,除偿韩外,追而计之,并末后所失,适符原数也。已而愧谢失符之罪。韩笑曰:“已在此矣。固嘱勿贪而君不听,故取之。”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未完待续……
本系列是从浩繁的文献中精心选编出来的宗教小品故事。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来源:手残党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