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专访钟朝辉教授:减重药物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5 COC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19:32 1

摘要:引文:进入 21 世纪以来,肥胖如同一场汹涌的浪潮,迅速演变成为一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我国人群基数大,绝对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肥胖影响到全身多系统,是诸多常见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民生造成重大影响。

医脉通整理报道,本文经钟朝辉教授审核发布。

引文:进入 21 世纪以来,肥胖如同一场汹涌的浪潮,迅速演变成为一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我国人群基数大,绝对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肥胖影响到全身多系统,是诸多常见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民生造成重大影响。

2025 年8月15~17日,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于首都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肥胖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肥胖防治的前沿问题,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医脉通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钟朝辉教授围绕“减重药物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分享新权威见解,医脉通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医脉通:肥胖是比较严峻的健康问题,能否请您分享一下目前我国肥胖现状和流行趋势

钟朝辉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我国肥胖问题已发展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其流行病学现状呈现出广泛性和严重性并存的态势。在成人群体中,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持续攀升,目前约50%的成年人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其中病理性肥胖占比不容忽视,相关代谢性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肥胖问题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与严重化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低龄化趋势:肥胖的发生年龄逐渐提前

症状严重性:肥胖程度不断加剧,中重度肥胖比例上升,且伴生疾病(如胰岛素抵抗、脂肪肝等)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全身性健康影响:肥胖对青少年生长发育造成多系统、长期性的负面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生殖系统发育异常;

心理行为问题与身体意象障碍;

心血管系统早期损害及代谢功能紊乱。

总之,我国肥胖问题已跨越年龄阶段,构成全程性健康威胁,亟需采取系统性和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医脉通:在本次大会期间,您以《减重药物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为题,发表了一场极具深度与启发性的学术讲座。能否请您为我们详细阐述一下减重药物的现状以及您对其未来发展的展望呢

钟朝辉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目前临床应用的减重药物主要分为几大类:

脂肪酶抑制剂:主要是抑制脂肪分解,在临床应用比较普遍。

阿片类受体药物:能作用于神经受体,只有个别医院在使用。

不过,当前药物研发的主流方向还是聚焦于GLP-1激动剂和GLP-1Plus 类药物。未来减重药物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口服、长效、多靶点为主。

目前体重管理的核心理念逐渐发生转变,发展为关心患者体质指数(BMI)的传统模式到关心患者综合健康指标的现代模式的转变,需要更加关注患者的身体炎症反应水平和监控代谢健康指标。

另外,未来也要通过AI技术实现治疗模式升级:从单纯药物治疗到行为模式固化,从短期干预到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用AI系统辅助实现综合健康管理。

专家简介

钟朝辉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外科博士

美国IUPUI 博士后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普外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委

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编号:052066)

中国医师协会减重代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编号:131365)

美国代谢与肥胖外科协会(ASMBS)会员

国际肥胖与代谢外科联盟 ( IFSO) 成员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

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 常务理事

《Digestion&Immunity》特约审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卫计委中国医师协会 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评估专家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整合康复医学分会野战外伤康复专业组委员

研究方向:肥胖代谢疾病的外科治疗,疝和腹壁外科Da Vinci 机器人手术

主要学术成就:

国家和省部级基金多项

国家级发明专利6项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肝脏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