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不迷信任何个人,我的团队不需要球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16:03 2

摘要:惊天一战!法国女排3:1力克中国队,将后者挡在16强门槛,无缘世锦赛八强席位。这场令人瞠目的失利,不仅仅是比分上的败北,更是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的集中爆发。

惊天一战!法国女排3:1力克中国队,将后者挡在16强门槛,无缘世锦赛八强席位。这场令人瞠目的失利,不仅仅是比分上的败北,更是一系列深层次问题的集中爆发。

赛场上,17岁的二传手张籽萱面对高压场面显得措手不及。这位被誉为“天才少女“的新秀,在关键传球环节频频失误,组织进攻节奏全无章法。训练场上的光芒,在世界大赛的残酷现实面前瞬间黯淡无光。

中国队的主攻线更是暴露出致命短板。吴梦洁、庄宇珊、唐欣、董高含等主攻手,身高无一超过190厘米,面对欧美强队高大拦网时捉襟见肘。这在当今女排高度化、力量化的发展趋势下,几乎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世界女排强队都在走“超级球星+优质团队“的路线,唯独中国队逆流而上,奉行所谓“不迷信任何个人“的团队排球理念。

“我的团队不需要球星“——这句当初由中国女足主教练贾秀全喊出的口号,如今在中国女排身上得到了复刻。女排助理教练杨昊、前队长惠若琪都曾公开宣扬团队排球理念,强调不依赖任何个人英雄主义。

历史已经证明,贾秀全通过打压王霜、唐佳丽等球星的做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如今,中国女排似乎正在重蹈覆辙,用“团队“的幌子掩盖实力短板。

与郎平时代相比,差距触目惊心。里约奥运会冠军阵容拥有朱婷、张常宁、惠若琪等身高出众、技术全面的主攻手。更关键的是,朱婷具备了真正意义上“一锤定音“的超级进攻能力。

赵勇执教的中国队将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等顶尖球星排除在外,却无法培养出能够接班的新星。这不是“培养新人“,而是在透支国家队的荣誉和球迷的热情。

法国队实力本不及意大利、塞尔维亚等传统强队,中国队却连与艾格努这样的世界级球星交手的机会都没能争取到,就被拦在了16强门外。这绝非偶然,而是建队理念与执教水平的必然结果。

现代排球早已进入“超级球星+优质团队“的时代。美国有拉尔森,意大利有艾格努,塞尔维亚有博斯科维奇,巴西有加比——没有任何一支世界强队会放弃培养和使用超级球星。

中国体育界这种“去球星化“倾向值得警惕。从女篮的李梦、女排的朱婷、女乒的陈梦到跳水的全红婵,过度强调“集体“而刻意淡化个人才华的做法,最终只会损害运动项目的整体发展。

培养新人固然重要,但绝不能以牺牲成绩和荣誉为代价。真正的团队精神不是抹杀个人特长,而是在尊重个人特点的基础上实现团队价值的最大化。只有找回这种平衡,中国女排才能重回世界之巅。

世锦赛的惨败不是终点,而应该成为一个警醒。赵勇和中国排协需要正视这场失利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重新审视队伍建设和比赛策略。否则,类似的失利还将继续上演。

来源:奋发有为画板w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