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但你也会经受一些没来由的“恶意”。
在小说《一生》里,莫泊桑说:
人生没有你想的那么好,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坏。
你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但你也会经受一些没来由的“恶意”。
这种恶意毫无理由,或许仅仅是因为你过得比别人好。
1996年,东野圭吾开始创作小说《恶意》。
彼时,日本在经历了泡沫经济的幻灭之后,整个社会都受到影响,就业激烈困难,很多人都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学校里到处都有霸凌事件。
这种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滋生了人们内心的不满、嫉妒和恶意。
东野圭吾正是看到了这种‘恶意’,获得了灵感,创作了小说《恶意》。
在书中,东野圭吾说:
“你永远也不会知道,那些生活中看似和你亲密的人,会在背后对你抱有多大的恶意。”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即便你努力善良,只做好自己,从不伤害别人,可是依然会有暗戳戳的恶意从阴影处投来,最可怕的是,有时候被伤害了,你都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有些恶意,自光明中升起,把他人的善良当作恶的养分,在明媚的阳光下横行。
日高邦彦和野野口修从小一起长大,他们是同学,是朋友。
在野野口修遇到困难的时候,日高总是挺身而出,为他出头。
多年以后,日高成了著名的作家,已经出版了许多书,名利都有。
可野野口修人到中年,却没有多大起色,他也写作,并在日高的帮助下,成了作家。
但和日高比起来,野野口修的成就,实在不值一提。
虽然功成名就,但日高并没有恃才傲物,更没有瞧不起昔日的伙伴,他始终谦卑有礼,乐于助人。
人生一世,那种根植于内心的善良和丰富,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后来有一天,作家日高,突然被杀害。
凶手逃之夭夭,一切变得扑朔迷离。
警官加贺负责此案调查,通过一系列的线索,他很快就将怀疑目标锁定在野野口修身上。
被加贺盯上后,野野口修写了自白日记,他讲述了在日高死亡之前,他见过日高。
据野野口修描述:
那天,他去日高家里,可日高出门了,在日高家的门口,有一个女子,此人东张西望,不知在寻觅什么。
野野口修问了才知道,她的猫被人毒死了,她怀疑凶手是日高,因为她的猫经常去日高家的院子里拉屎。
她觉得,烦不胜烦的日高,对猫下了毒手。
野野口修的自白里接着说:
日高回来后,他去见了日高,两人聊天的时候,说到猫被毒害的事情,日高轻描淡写地说,是我干的。
日高说这话的时候,轻松自在,好像死的不是一只猫,而只是将一个掉在地上的垃圾扔进垃圾桶。
他两聊天的时候,藤尾美弥子女士来了,日高的一部作品,对她已经去世的哥哥的名声造成了损害,她要替已经死去的兄长讨个公道。
随后,野野口修就先行离开,和朋友一起吃饭去了。
可日高又给野野口修去了一个电话,约野野口修晚上八点见面,有事相谈。
在野野口修的这个自白里,日高毒死猫,还面无愧色,坦然自若,妥妥一个冷血的动物。
可是,世间很多事情,只要不是亲眼所见,都不能轻易相信。
没多久,日高就被杀害了。
电脑里,还有他正在写,却未曾完成的作品。
可是,到底谁是凶手?凶手为什么要杀害日高?
在野野口修的自白里,他有证据证明自己不在凶案现场。
根据现场情况,警官加贺打算从陌生人作案和熟人作案两个方向去调查,凶手大概是从日高工作的房间的窗户里爬进去的。
很多记者都报道了作家日高被杀的事情,很多记者采访了野野口修,因为他是日高死后的第一发现人。
随后,记者得知野野口修和作家日高是旧相识,就想八卦一下,他们问野野口修,日高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个世界,比起真相,很多人更喜欢的还是八卦。
一开始,野野口修似乎难以启齿,似有难言之隐,他的这番欲言又止,让记者更加好奇,在记者的追问下,野野口修说:
日高是一个冷酷且个性极强的人。
冷酷,这是一个很有想象空间的词,会让人充满想象。
但野野口修这一自证清白的自白,并没有打消警官加贺的怀疑,他总觉得,事情太奇怪了。
一切虽然看起来合情合理,可是这位敏锐的警官,却对人性保持了一份警惕。
人性,很多时候,是一个深渊,我们所能看见的,或许只是表面的风平浪静。
经过仔细对案情进行分析,加贺发现,此案多半是一个临时起意的杀人案,而且凶手多半是熟人。
可是案发当天,去过日高家的,只有藤尾美弥子和野野口修。
最终,加贺将怀疑目标锁定为野野口修。
可是在加贺的印象里,野野口修是一个遇到任何事情都非常冷静的人,他会将一切事情处理妥当,他虽然怀有成功的野心,不想继续当老师,可在实际生活里,他就是一个平庸的人。
在不断求证和调查之中,最终确定,野野口修就是凶手。
可是,他为什么要杀害这位帮助过他的朋友呢?
他们从小就认识,日高还多次帮助过野野口修,又帮助他成了一名儿童故事作家。
这么一看,日高简直就是野野口修的知己和恩人。
他为什么要杀日高?
对于警官加贺来说,这又成了一个谜。
人性是经不起检验的,看透了的话,所有灵魂都是半人半鬼。
被捕后,野野口修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却对自己的犯罪动机绝口不提。
警官加贺,像猜谜一样,不断进行猜测,不断进行检验。
可真相究竟是什么,所有人都无从得知。
在处理罪证的时候,加贺在野野口修的打字机里,找到了日高正在创作的《冰之扉》的原稿。
为什么日高的作品原稿会在野野口修的打字里?
更加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野野口修的住所里,竟然找了5本小说稿,其内容与日高已经发表过的作品内容,几乎完全一样,只有名字和人物出场顺序略有调整。
然而,大家都非常确定,这就是同样的作品。
可是,这究竟是为什么?
随后,野野口修突发疾病,医生一检查,才知道他已经癌症晚期,时日无多。
可是,无论如何询问,野野口修始终不肯说出自己的作案动机,可越是如此,大家越是确定,野野口修一定隐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有了这一系列的证据,警方推断,野野口修可能是日高的影子写手,日高所发表的那些作品,其实都是野野口修所写。
一开始,野野口修否认了这一切。
他似乎是想隐藏什么真相。
据警方调查,野野口修一直想当作家,他对日高的作品,也十分看不上,但很多人都觉得,他只是嫉妒而已。
儿时的玩伴已经功成名就,活成了这世界的一道光,而他还仰仗别人的光,借光而行。
贬低这样的人物,说自己写得更好,无疑可以获得一种虚伪的满足。
但他家里的那些稿子,又是怎么回事?
警方继续追查,又在野野口修家里找到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女人,恰是日高的妻子。
当加贺拿着这张照片来到野野口修的身边,他似乎松了一口气,又似乎被触及了什么极大的痛苦。
那是日高的第一任妻子,因车祸去世。
种种证据都表明,这不是一起简单的杀人案。
人,是这世间最复杂的东西。
在野野口修的自白手记里,讲了这样一件事:
野野口修年轻的时候,热爱写作,一心想成为作家。
可是他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怎么样,已经有作品出版的日高就告诉野野口修,大胆去写,他会帮他。
野野口修创作完成后,就将稿子给了日高。
后来,日高用自己的名义发表了野野口修的作品,侵占了野野口修的作品,作品出版后,他给了野野口修一笔钱,让他继续写,做日高的影子写手。
久而久之,日高的妻子初美,对野野口修充满同情,两人互相爱慕,可此时的初美,是日高的妻子。
但他们暗中约会,野野口修对此充满痛苦,他想杀了日高,结束这一痛苦,可是暗杀计划被日高识破,并且留下了证据。
日高用这些证据威胁野野口修,让他替自己创作,否则就将他送进大狱。
野野口修屈服了。
此后,他成了日高的影子写手。
可是最近,日高准备出国,他也打算还野野口修自由。
总之,在野野口修的自白手记里,这么多年来,他遭受了太多的屈辱,忍受了太多的痛苦。
如果这是真的,那野野口修杀人,就似乎有了动机。
得知野野口修的遭遇,很多人都充满同情。
这似乎就是野野口修的杀人动机,他要报仇雪恨。
可是警官加贺,却感觉很不对劲。
为了搞清楚事实的真相,加贺还是很谨慎地去拜访那些认识野野口修和日高的人。
从野野口修的同事口中,加贺得知,野野口修当老师的时候,工作繁忙,但从去年夏天开始,他就避开了一切活动,早早回家。
听到野野口修是影子写手,大家都觉得他是早早回去写作去了。
一切顺理成章。
可是,为何是从去年秋天才开始?
他去探寻野野口修的人品,可是大多数人,只是看热闹的,根本不在乎事情的真相究竟怎样。
有些人未野野口修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不明所以地指责日高,还有很多自以为正义和道德的人,还写信和打电话骚然日高的遗孀,要她返还作品版税,痛斥日高被判了作家的良心。
更奇葩的是,野野口修的一些亲人,直接找上门来,寻求补偿。
这世界,太多的人都是看热闹的人,可是遗憾的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其实才是那个热闹和小丑。
在随后的调查里,警官还发现了一个细节,那天野野口修去日高家赴宴的时候,带了一瓶香槟。
一开始,加贺觉得,野野口修打算毒杀日高。
可是经过检测,香槟没毒。
事实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据野野口修自白,日高曾参与过校园霸凌,而他,野野口修,就是那个受害者。
可是,在警官的走访中得知,日高从小就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充满正义感。
这样的人,会参与霸凌吗?
反而是野野口修,他确实曾被霸凌过,可是为了躲避霸凌,他屈服于霸凌者的权威,成了一名霸凌者。
野野口修还霸凌过日高,可是日高依旧不计前嫌。
要真正认识一个人,不要从别人的口中去认识他,我们要从这个人的所作所为上,去进行判断。
语言是太假的东西,太容易伪装。
有些人表面阳光,背地里都是阴暗,有些人表面光鲜亮丽,可是暗地里却一片狼藉。
有个心理学家说:
有些人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他们亲自选择了不幸。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全部主宰,他们会成为什么样子,其实就是他们的选择。
选择了恶,就走向了恶。
至此,日高被杀的案子,还是没有结束。
他虽然死了,可是活着的人,也该还死人一个清白,至少,不能因为他死了,就随意污蔑他。
加贺心中,依然充满疑惑。
有一天,他去看野野口修,无意间看见野野口修手上的老茧,那一刻,加贺突然被什么东西击中了。
他突然明白了,野野口修手上的老茧,其实是写字写出来的,可他向来是用打字机的。
真相大白。
野野口修根本不是什么影子写手,他就是一个平庸的人。
他谋杀日高,是处于嫉妒,他对日高的恶意,其实就是想给自己谋一个好名声。
他早就知道自己的病无可救药,他拒绝做手术,从那时候起,他就已经在准备谋杀了。
而他也是在准备谋杀日高的时候,才将日高的作品,全都改写了一遍,并且全部手抄。
为了让警方相信他试图构造的一切,他还做了很多准备,准备了层层陷阱,一步一步让人相信他说的一切。
这就是恶意。
日高从未亏待过他,即便他曾经欺负过日高,可日高依旧不计前嫌,可他还是想杀了日高。
他要死了,他想用这种捷径,为自己死后谋一个名声。
最后事实证明,他最真实的杀人动机,就是为了掩盖他曾经参与校园霸凌的丑闻,因为日高最新的作品里,就讲了校园霸凌,更让他害怕的是,日高还有有关野野口修参与校园霸凌的录像。
在这个世界上,野野口修对日高,始终是嫉妒的,他不愿被日高超越,可是日高不仅超越了他,还一次次给他帮助。
这让野野口修难以接受,他自卑的内心,开始扭曲。
他不仅要杀了日高,还要让他身败名裂。
这世间有些恶意,就是那样的毫无理由,就是那样的突如其来,让人防不胜防。
东野圭吾在《恶意》里说:
“就是因为看不顺眼,所以看不顺眼。”
确实,有些人对你充满恶意,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因为看你不爽。
雨果说:
在精神的眼睛看来,人心比任何地方都更眩目,也更黑暗;精神的眼睛所注视的任何东西,都没有人心这样可怕,这样复杂,这样神秘,这样无边无际。
有一种比海洋更宏大的景象,那就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宏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人性太复杂了。
有句话说: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们不要想着伤害别人,但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我们不能左右别人的想法,但我们永远可以选择自己该做什么。
很多事情,我们去看到人性的恶意,不是为了去怀疑,而是为了重新去相信,不是为了去远离人,更不是为了用同样的恶意去对待别人,只是为了去确信,去找到美好。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也确定不了,唯一可以把握和确定的,唯有自己而已。
善良未必会换来善良,可我们依然要选择善良。
真诚未必能换来真诚,可我们依然要选择真诚。
只是不管做什么,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文/不有趣灵魂
来源:每日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