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代皇帝,在我们的认知里,吃得特别奢侈,顿顿一百道菜。事实上咱往前推个1000多年,皇帝又能咋样?照样很多东西吃不上,咱们点个外卖啥的都比皇帝强!所以如果我们穿越到古代当皇帝,哪些吃得特别好?哪些还不如我们呢?
古代皇帝,在我们的认知里,吃得特别奢侈,顿顿一百道菜。事实上咱往前推个1000多年,皇帝又能咋样?照样很多东西吃不上,咱们点个外卖啥的都比皇帝强!所以如果我们穿越到古代当皇帝,哪些吃得特别好?哪些还不如我们呢?
商:能填饱肚子,与现代饮食天壤之别
商代的平民和奴隶通常是一日两餐,两次开饭的时间大致相当于现代上午九点和下午五点。王公贵族们与平民与奴隶不同,是一日三餐的,除了上述两餐之外,他们还会在晚上加一顿“宵夜”。商朝肉食的种类与现代基本没有差别,主要有马、牛、羊、猪、狗、鸡、鹅、鸭等,其中的绝大多数,包括禽蛋等都被商人列入“食谱”。但其这些荤菜吃时是只加了盐巴,说起孜然、辣椒、十三香、醋啥的是断然没有的。商代的瓜果、蔬菜等素食的种类远不如现代丰富,在当时都是贵族们的奢侈品,平民和奴隶几乎没什么机会尝到。商代种植的作物最普遍的是“栗稷”和“黍”,即小米和黄米,除了栗稷和黍,商代人也种植麦、稻、豆等农作物,但这些东西由于种植难度等问题在当时都属于奢侈品,只有贵族们才有机会享用。
在《诗经》中就有很多反映商代人喜欢喝酒的文字,大批酒器的出土再次证明了这个事实。商朝主要有用粮食酿造的米酒和用水果酿造的甜酒。甜酒的酒精浓度比较低,酸酸甜甜挺好喝,就是有的人喝完有点恶心头疼,大概率是青铜器热酒造成的金属中毒了。这也许是商朝的平均寿命才18岁的重要原因之一了吧。
周朝:减肥食品,与现代饮食完全无法比
《周礼·天官·膳夫》,记载了这样一句话“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馐用品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天子的饭食用六谷,用六种牲畜,饮用六种饮料,佐馐有一百二十品。珍馐有八种,酱醋品有一百二十瓮。
六谷是稻、苽(guā)、粱、麦、黍、稷,即大米、茭白、高粱、小麦、黄米、小米。想吃点馒头啥的都是异想天开,因为磨面技术汉代才普及,也没窝窝头,1000多年后玉米才引进。六牲分别是牛、羊、猪、狗、雁(鹅)、鱼。六清是水、浆、甜酒、水酒、梅浆、稀粥。
所谓八珍,是由2饭6菜组成的,分别是肉酱油浇大米饭(淳熬)、肉酱油浇黍米饭(淳母)、煨烤炸炖母羊羔(炮牂)、煨烤炸炖乳猪(炮豚)、牛、羊、鹿的里脊肉(捣珍)、酒糟牛羊肉(渍)、类似五香牛肉干(熬)、烧烤肉油狗肝(肝)。看起来还是蛮丰盛的,不过因为调料和烹饪方式的不发达,想必味道没有我们今天丰富。
唐朝宫中非常讲究饮食的丰富、新鲜、卫生及养生作用,不但天下山珍海味可以随时供应,而且食医们会根据气候节令搭配食谱,调配各种合适的食品供皇帝享用。不同的皇帝,口味不一样,爱吃的东西也就不一样。据传唐太宗李世民的食谱就比较简单,一碗米饭、烩竹笋、银耳白果汤和另外配的一样肉食。
虽然唐朝的皇帝并不刻意吃,但身为皇帝,据天下所有为一己,想吃一下豪华的饭菜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唐时有道“烧尾宴”,是大臣向皇帝进献盛馔的,奢侈程度在历史上垂名。《清异录》中记载了韦巨源设烧尾宴时,留下的一份不完全的食单,共列菜点58种,糕点有20余种。食材上,有北方的熊、鹿、驴,南方的狸、虾、蟹、青蛙、鳖,还有鱼、鸡、鸭、鹌鹑、猪、牛、羊、兔等等,甚至有内脏杂碎,可见当年人们在吃食上还是非常包容的。明朝:基本啥都能吃到,规格很高了,与现代饮食各有千秋到明朝时,其饮食可以和现代人掰手腕了,据《明宫史》载:“天下繁华,咸萃于此”,其奢华程度可见一斑,这一时期,宫廷的食材,有如天花羊肚菜、石花海白菜、鹿角、紫菜、蒿笋、糟笋、松子、莺嘴笋、黄精、木兰菜等等,应有尽有。但辣椒还是不能吃,辣椒当时是观赏类植物。在吃的方面,皇家更是考究的,以下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天三顿饭的菜谱:早膳:羊肉炒、猪肉炒黄菜、蒸猪蹄肚、两熟煎鲜鱼、香米饭、豆汤、泡茶。午膳:胡椒醋鲜虾、烧鹅、燌羊头蹄、鹅肉巴子、咸鼓芥末羊肚盘、蒜醋白血汤、五味蒸鸡、元汁羊骨头、糊辣醋腰子、蒸鲜鱼、羊肉水晶角儿、椒末羊肉、香米饭、蒜酪、三鲜汤、豆汤、泡茶。看起来菜品是很丰盛,这菜单看着都要流口水了!而且给明王朝皇吃帝的食材,那规格不是咱现代人能理解的,醋鲜美到当酒喝,吃的面条能筋道到打结,米饭可以拿来做雕塑。
清朝宫廷的膳食在食物的色、香、味及数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但进餐礼仪也十分繁琐。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对皇家的吃饭就有细致的描写: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排场莫过于吃饭。
首先,清宫的御膳房,人员十分庞大,分为荤局、素局、饭局、挂炉局和点心局5局,然而由于进餐礼仪的限制,所有饭菜都是提前备好,然后煨在火上,或焖在大蒸笼里。等到皇帝想吃的时候再传膳。做菜的规矩也十分多,一道菜要怎么做,要用多少原料,要放哪些调料,都要记录下来,厨师只能按菜谱做菜,不能自己发挥。其次,限制特别多。不能吃超过三口,不能随便吃时鲜菜蔬和果品,民间的一些美食,也不能让皇帝吃到。因为供膳的太监们担心皇帝一旦食髓知味,随时要吃,比如夏天要吃冬笋,随时吃远在千里外的江南名菜,供奉不周,那是要掉脑袋的。最后,皇帝一般都是一个人吃饭,除非设宴请客,要么就是叫来后妃一起吃。可妃子们来陪膳时,也必须谨遵君臣大礼,一本正经,很没意思。影视剧里妃子动不动给皇上夹菜,是要掉脑袋的!所以,皇帝吃饭可跟普通人不一样,每次都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吃着太监尝过的残羹冷炙,吃不到新鲜蔬果和民间小吃,好不容易遇到好吃的还不能多吃几口,能不糟心吗?
来源:灾难看到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