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贵阳人文科技学院组织大学城校区、花溪校区师生观看大会直播,同上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9月3日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贵阳人文科技学院组织大学城校区、花溪校区师生观看大会直播,同上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大学城校区观看现场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全体师生将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激扬爱国热情,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花溪校区观看现场
学校党委书记 刘杰:今天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及阅兵式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观看了盛大的阅兵式,备感自豪、倍受鼓舞、倍加振奋。
我们要把历史作为最好的教科书和最好的清醒剂,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锚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的奋斗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以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切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心聚力、育人育才。
学工部国防教育科副科长 田维久:纪念大会及阅兵式气势恢宏、振奋人心!作为学校国防教育科的一员,我深知纪念不是终点,而是传承的起点。我们要讲清抗战历史的艰辛与伟大,更要将“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理念融入国防教育,引导学生群体从历史中汲取团结力量,从胜利中坚定斗争信念,以教育为纽带,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筑牢国家国防安全防线注入持久动力。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5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 谭青凤:当钢铁洪流驶过长安街,当嘹亮军歌响彻天安门广场,身为00后的我感悟到:“抗战胜利绝非书本里的铅字,那是先辈用热血浇灌出的今日和平。”如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但曾经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岁月从未在时光中褪色。
我们生逢强国时代,既是民族复兴的见证者,更应是躬身入局的建设者,当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这代青年手中,我们要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做新时代奋勇争先的“追光者”。
法学院副院长 倪亭:今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坚持正确二战史观、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郑重宣示,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作为高校教师,我将立足本职岗位,恪守立德树人初心,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潜心教学、科研创新的强大动力,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2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 鲍玉梅:历史是国家和人类的传记,更是最好的教科书。80年前先辈们的抗争,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和平。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从中汲取开创未来的智慧和力量。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作为青年学子,我们要把这份铭记化为动力,刻苦学习、踏实向上,让青春在为强国奋斗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建筑工程学院专职教师 张瑞雪:通过收看此次九三阅兵,我心潮澎湃,为祖国崛起而自豪,为生在和平年代而庆幸,为革命先烈的付出而感动!看着屏幕中那些威武之师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看着各类国产新型现役主战装备隆隆驶过,看着各型战机划过天空,我深切感受到国家日益繁荣昌盛、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雄姿。
我是一名大学教师、也是一名海军家属。今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时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努力工作、钻研教学,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 石剑兰:此次九三阅兵使我深受震撼与鼓舞!整齐划一的方阵、铿锵有力的步伐、威武先进的装备,无不彰显国家强大的国防力量和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更加坚定了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这场阅兵不仅是一次国威军威的盛典,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我将引导学生们从中汲取力量,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以青春之我书写报国之篇。
体育与艺术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 张鸿雁:我们共同回望那段山河不屈、精神不朽的岁月,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用生命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担当,每思及此,心中满是对先烈的崇敬与对和平的珍视。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脊梁,我们要铭记历史、勇担使命,以史为鉴、以行践志,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用扎实的育人成果、过硬的科研实力,为民族复兴筑牢人才根基,为世界和平传递中国力量!
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学院科研助理 徐影:阅兵式上,受阅方队的整齐步伐踏响时代强音,现代化国防装备的亮相彰显大国力量,这一幕让我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生于和平年代的青年一代,我们更应将珍惜化为行动,在学习中追求卓越,以知识武装头脑;在生活中传递温暖,用善意点亮他人;在时代浪潮中勇挑重担,不畏惧挑战、不回避责任。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践行时代使命,让每一份付出都成为强国路上的坚实足迹。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唐林鹏:思政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环节,此次纪念大会及阅兵式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我将以此为契机,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充分利用AI技术赋能思政课教育教学,探索“课堂教学+VR红色场景再现+数字人讲解”融合教学模式,开展沉浸式思政课,让抗战历史“活”起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
创新创业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李明慧:当80响礼炮划破长空,抗战老兵庄严的军礼与青年创业者坚毅的眼神在长安街交汇,让我深刻感受到真正的创新永远始于家国情怀,成于坚韧意志。从八路军用榆木造炮的原始创新,到今日青年突破芯片封锁的科技突围,历史反复验证中国人从不缺直面困境的勇气、自主创新的智慧,更不缺为家国挺膺担当的精神内核。
通讯员 商梦同
编辑 皮亚丹
二审 廖波
三审 刘钢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