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旌旗猎猎,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盛大启幕。当中国一系列新式武器装备沿着长安街缓缓驶过,钢铁洪流掀起的震撼瞬间传遍全球。大洋彼岸的美国五角大楼内,气氛却格外凝重——卫星传回的画面被反复播放,分析师们紧盯着屏幕,试图捕捉每一款新型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旌旗猎猎,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盛大启幕。当中国一系列新式武器装备沿着长安街缓缓驶过,钢铁洪流掀起的震撼瞬间传遍全球。大洋彼岸的美国五角大楼内,气氛却格外凝重——卫星传回的画面被反复播放,分析师们紧盯着屏幕,试图捕捉每一款新型装备的细节,焦虑感在会议室中悄然蔓延。
在阅兵装备方阵中,首次揭开神秘面纱的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成了美国“战区”网站的头条焦点。这款导弹此前几乎无公开信息,美方仅知晓其代号,更让军事专家们疑惑的是:按以往型号序列,东风-41之后本应出现东风-51,可此次亮相的却是东风-61,东风-51的“消失”成了未解之谜。尽管中国官方明确表示受阅装备均为现役,但美方仍反复质疑“东风-61是否已实际列装”,暴露了其对中国核力量情报的严重断层。
在此之前,东风-41一直是西方眼中中国陆基洲际导弹的“王牌”。这款2019年国庆阅兵首秀的装备,研发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末,2017年正式投入战备值班的消息曾引发美方高度关注。据美国智库数据,东风-41长约20米,射程覆盖1.2万至1.5万公里,可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此前西方普遍预测,东风-41的继任者会是东风-45或东风-51,美国空军战略司令部司令科顿将军曾在国会听证中提及中国新一代公路机动导弹研发,却始终未能锁定具体型号。
从阅兵现场照片来看,东风-61延续了东风-41的16轮发射车设计,这与美国专家费舍尔“新一代导弹需保持公路机动性”的预判相符,证明其尺寸未发生大幅变化。但性能上的突破更令美方警惕:综合多信源分析,东风-61射程或超1.5万公里,可携带14枚核弹头,且在突防技术上进行了升级,能更有效突破反导系统,综合战力远超东风-41。
五角大楼报告指出,火箭军正推进大规模现代化计划,未来10年将构建从低当量战术核导弹到数百万吨级重型洲际导弹的多样化核力量体系。目前解放军已拥有超600枚实战化核弹头,预计2030年将增至1000枚,且多数处于战备状态,直至2035年核武库扩张才会逐步稳定。而东风-61仅是此次阅兵的“亮点之一”,巨浪-3潜射导弹、惊雷-1空基导弹等新式核投射载具同步亮相,标志着中国核力量正迎来全面升级的新阶段。
来源:茶香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