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过去两年里,贵州菜凭借其独特风味迅速崛起,成为餐饮界的明星品类。其中,贵州酸汤火锅的年增长率高达25%,相关话题在抖音上的播放量更是突破了6.5亿次。这一热潮不仅席卷了B端市场,也在C端消费者中赢得了广泛好评。那么,这个曾经相对“透明”的贵州,是如何一跃成为
在过去两年里,贵州菜凭借其独特风味迅速崛起,成为餐饮界的明星品类。其中,贵州酸汤火锅的年增长率高达25%,相关话题在抖音上的播放量更是突破了6.5亿次。这一热潮不仅席卷了B端市场,也在C端消费者中赢得了广泛好评。那么,这个曾经相对“透明”的贵州,是如何一跃成为中国餐饮业的创意源泉,并站在了舞台中央的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走进了被誉为“爽爽”的贵阳,希望能从这座新晋网红城市中,探寻贵州餐饮火爆背后的逻辑。
贵阳的餐饮文化呈现出鲜明的“AB面”——一方面,它保留了深厚的传统中餐基因,市井气息浓厚;另一方面,它又积极拥抱现代消费文化,小资情调十足。这种“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特色,在贵阳的街头巷尾体现得淋漓尽致。
初到贵阳,笔者便被这里丰富的餐饮种类深深吸引。除了广为人知的酸汤和烙锅,还有豆米火锅、虾酸火锅等多种火锅品类,以及牛肉粉、羊肉粉、素粉、肠旺面等各式各样的小吃。冰浆、刺梨奶茶、折耳根美式等新奇饮品和咖啡也为贵阳的餐饮市场增添了不少亮点。
贵阳不仅味型丰富,消费氛围也十分火爆。走在街头,随处可见人头攒动的餐馆和小吃摊,排队等位的场景屡见不鲜。尤其是到了晚上,贵阳的夜生活更是热闹非凡,各大夜市和大排档人声鼎沸,烟火气十足。
贵阳的火锅文化尤为突出。相关数据显示,贵阳早在2020年就超越了成都和重庆,成为全国人均火锅店数量最多的城市。在贵阳,火锅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价格亲民,人均消费普遍在30-40元之间,甚至有些店铺的人均消费仅为个位数。这种高性价比的餐饮体验,无疑为贵阳火锅的火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火锅,贵阳的咖啡文化也值得一提。虽然贵阳不产咖啡豆,但这里的咖啡氛围却异常浓厚。据统计,贵阳拥有超过3000家咖啡馆和1200多家精酿酒吧,咖啡厅的密度甚至超过了上海。贵阳的咖啡品牌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品质上乘,多次在国内外咖啡比赛中获奖。如今,“打飞滴去贵阳喝咖啡”已经成为众多咖啡爱好者的必修课。
贵阳的餐饮市场之所以能够如此繁荣,与其独特的城市气质和商业环境密不可分。贵阳是一座年轻且充满活力的城市,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涌入。同时,贵阳的房价收入比较低,生活压力小,使得年轻人更愿意消费、敢于消费。贵阳的商业环境宽松、创业成本低,也为餐饮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在贵州餐饮火爆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本土餐饮品牌的缺失。尽管贵州菜在全国范围内广受欢迎,但能够叫得出名的贵州本土餐饮品牌却寥寥无几。这不禁让人思考:在贵州餐饮的盛宴中,本土餐饮品牌为何没有吃到更多的红利?
幸运的是,一些改变正在悄然发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贵阳本土餐饮品牌开始尝试走出去,拓展外地市场。这些品牌不仅在口味上保留了贵州特色,还在品牌运营、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贵州餐饮品牌崛起。
贵阳的餐饮市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贵阳将成为中国餐饮业的又一个高地,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美味与惊喜。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