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说 | 澳洲5%首付买房计划提前上线,年轻人真能轻松上车了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3 18:37 3

摘要:什么是“5%首付买房”政策?新政三大升级,影响范围显著扩大新政利好谁?“年轻专业人士”最直接受益理性使用政策:四点实操建议,避开高杠杆陷阱市场影响如何?或将推高低价房区域房价结语:高杠杆政策的双刃剑效应

导读

什么是“5%首付买房”政策?新政三大升级,影响范围显著扩大新政利好谁?“年轻专业人士”最直接受益理性使用政策:四点实操建议,避开高杠杆陷阱市场影响如何?或将推高低价房区域房价结语:高杠杆政策的双刃剑效应

面对不断恶化的住房可负担性问题,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近期宣布,将原定于2026年1月1日实施的“5%首付首次购房担保计划”(Home Guarantee Scheme)提前至2025年10月1日正式推行。这项政策的本质,是政府为购房者提供信用担保,帮助其以仅 5% 的首付获得高杠杆贷款,从而更低门槛地进入房地产市场。

表面上看,这是对年轻人特别是城市中产职场人士的重大利好。然而背后机制却蕴藏着金融杠杆风险、房价压力以及对纳税人承担能力的考验。本文将带你全面理解政策内容、适用对象及其潜在影响。

所谓 “5% 首付购房”,并非政府为购房者支付剩余首付,而是由 Housing Australia 提供贷款担保 —— 通过向贷款银行提供最高 15%(家庭型保证为 18%)的担保,帮助购房者仅自掏 5% 首付,即可向银行申请 95% 的住房贷款。

需明确的是,该担保既非以股权(equity)形式运作,也不涉及政府现金或资本注入,仅为风险兜底机制:若购房者后续违约(如停止还款),且银行拍卖房产后仍无法收回全部欠款,Housing Australia 将按约定额度向银行支付差额补偿,以此减少银行损失;但购房者仍需承担偿还全部 95% 贷款的责任。

对比传统购房模式,当首付低于 20% 时,购房者通常需额外购买 “贷款担保保险(LMI)” 以覆盖银行风险,费用可达数千至数万澳元;而 “5% 首付” 政策通过政府担保替代了 LMI,既能为购房者节省这笔成本,也客观上提高了其购房杠杆。

尽管类似担保政策过去已存在多年,但由于适用门槛较高,真正使用的人并不多。此次提前实施的新政是对已有政策的重大升级,三大调整扩大了适用人群和房产范围:

1. 取消收入限制

以往政策仅适用于年收入低于12.5万澳元的个人或20万澳元的家庭。新政全面取消收入限制,只要是首次购房者,无论收入水平皆可申请。

2. 提高房价上限

旧政策下,对房产价值的上限较低,难以覆盖市区大部分房源。此次新政显著扩展了政策覆盖范围,尤其是在房价高企的一线城市:悉尼的购房上限从 90 万提高至 150 万澳元,而其 2025 年 7 月房屋均价为 148.64 万澳元;墨尔本从 80 万提升至 95 万澳元,而其 2025 年 7 月房屋均价为 94 万澳元。在这些价格区间内,购房者能挑选到诸多合适的房子。

3. 名额不设上限

此前每年担保名额有限,如今申请名额完全开放,所有符合条件者皆可申请,大幅增强政策的可及性与市场渗透力。

注:LMI(贷款机构房贷保险):当你首付少于房屋价值的20%时,银行认为你的贷款风险更高。为了降低自身风险,银行会要求你购买 LMI,以防你违约时造成损失。

这一系列放宽措施将政策适用范围扩展至大批中产家庭,覆盖更多房产类型,市场因此预期政策影响将远大于以往。

澳洲购房担保计划自 2020 年 1 月启动以来,超 20 万人受益(约 19.3 万为首次购房者)。从参与趋势看,2021-22 财年约 10% 首次购房者获政策支持,2022-23 财年这一比例升至 32.5%(当年发放 41700 项担保),2023-24 财年支持率维持在 30% 左右(使用 43800 个名额,近 36100 项实际发放)。整体来看,计划参与率逐年提升、覆盖面扩展至地区居民等群体,助力多人入市且违约援助率低,风险可控。

该计划的核心受益群体是那些收入稳定、但首付款储蓄困难的首次购房者,典型代表即澳洲城市中的年轻职场人群(Young Professionals)。对于他们而言,房价上涨速度常常快于积蓄速度,攒够20%首付往往需耗时十年,而5%首付政策则可大幅缩短置业时间窗口,提前“上车”。

95% 贷款下,购房者仅 5% 自有资本一旦房价下跌超5%,购房者即陷入“负资产”状态,财务抗风险能力远低于传统的20%首付模式。因此购房者购房者需理性谨慎:

审视现金流而非仅看首付
评估持续稳定还贷的能力,切勿因低首付诱惑忽视整体负担。评估未来利率走势与市场波动
高杠杆意味着利率上行影响更大,需做好抗风险预案。注意其他隐藏成本
印花税、搬家费等均不在政策范围内,需自己负担。避免炒房心态
政策仅支持“首套自住房”,明确排除了投资或投机购房。

1. 需求提升,短期房价将走高

大量首次购房者提前入场,短期内会推高政策限额内(尤其郊区)房源需求,若供给不足,这些区域房价易上涨。澳大利亚财政部预计未来六年房价累计涨约 0.5%,独立研究则预计首年涨幅达 3.5%-6.6%。

2. 贷款保险市场受冲击

政府介入可能导致Helia、QBE、Arch、ANZ 等LMI供应商流失多达30%的市场份额,而其余客户(如投资者和高价房买家)则面临约19%的LMI成本上涨,转嫁成本明显。

3. 纳税人风险提升,系统性风险隐现

从全国看,低首付政策会催生高杠杆购房群体,若其在市场下行时违约,政府需承担损失,长期或影响金融稳定,据估算可能形成 620 亿澳元或有负债,风险最终或转嫁给纳税人。不过目前澳洲人口增长稳健、住房需求旺,系统性风险大规模爆发可能性可控。

4. 节省LMI:政府预计首年为购房者节省约15亿澳元的LMI成本。

5. 住房拥有率小幅提升:预计自有率将从66%上升至67.2%。

“5%首付”新政在技术层面大幅提升了首次置业的可达性,却也通过提高杠杆和提前透支消费力埋下了市场波动的隐患。从长期看,该政策仍是对房地产市场的一次强刺激:

对于计划移民、留学陪读或正在关注澳洲置业的中国家庭而言,这一政策无疑值得高度关注。但使用与否,必须立足个体财务实际,避免陷入“以小博大”的高杠杆陷阱。

文中未注明来源的图片均为Shutterstock,Inc.授权澳财网使用,请勿单独转载图片。本文中的分析,观点或其他资讯均为市场评述/一般信息,不构成交易建议,仅供参考。任何前瞻性陈述并非对未来业绩的保证或陈述,切勿过分依赖。在进行任何投资时,请基于个人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个人需求考虑本文所含信息的适用性,谨慎决策,风险自担。

来源:澳财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