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青年研究者奖丨马子坤:打赢AIH与DILI鉴别“破壁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7 21:03 1

摘要:医学探索之路,总有新锐力量崭露头角。2025年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马子坤博士一举拿下APASL 2025 BEIJING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APASL青年研究者奖)。她凭借对自

医学探索之路,总有新锐力量崭露头角。2025年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马子坤博士一举拿下APASL 2025 BEIJING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APASL青年研究者奖)。她凭借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与药物性肝损伤(DILI)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力的鉴别诊断工具。她的研究成果,如同为复杂病例的诊疗增添了一双慧眼,为患者寻求精准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让我们走进她的故事,看她如何以科学的严谨和创新的勇气,在医学研究道路上稳步前行。期待她未来继续绽放光彩,为肝病防治事业添砖加瓦。

当马子坤博士在APASL官网的青年研究者专场名单中看到自己名字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困惑——这场本该属于获奖者的学术发言环节,为何会出现自己的名字?带着疑惑反复核对官网后,她才确认这并非系统失误,而是真正的获奖惊喜。“那一刻我激动的都快跳起来了。”她回忆道。从困惑到激动的转折中,她第一时间将消息分享给导师赵新颜教授,而微信对话框里跳出的三个“金光闪闪”大拇指表情,成了这段科研旅程最生动的注脚。

这份荣誉背后,是团队对四百余张病理切片的逐一审阅,是导师与成员在显微镜前的日夜坚守。对她而言,这一奖项既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如今,她将压力视作燃料,期待未来能在科研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开展更具价值的深入研究。

令马子坤博士拿下APASL 2025 BEIJING 青年研究者奖的研究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病理新标准在DILI和AIH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其研究主要聚焦于如何准确鉴别DILI和AIH,尤其是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样肝炎(DI-ALH)和急性发作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AIH)。通常情况下,后两种情况是更加难以鉴别的。

这两种疾病在临床病理特征上非常相似,但治疗方向截然不同。若为DILI,需立即停用导致肝损伤的药物;若为AIH,则需采用激素治疗。当AIH被误诊为DILI时,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因未使用免疫抑制剂);而DILI被误诊为AIH时,若患者误用激素则可能出现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副作用。目前传统的AIH病理诊断标准主要针对经典慢性AIH,但难以鉴别急性发作的AIH和DILI,因DILI通常也呈急性起病,与急性AIH高度相似。

她所在团队的研究验证了一项由国际专家于2022年提出的新AIH病理诊断标准,该标准可覆盖急慢性AIH的诊断,并首次在中国真实患者群体中证实其具有鉴别DILI与AIH的潜力。通过双中心回顾性研究,该团队共纳入28例DILI患者及41例AIH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前完成肝活检,并邀请国际肝移植学会病理委员会的10位国际病理专家及3位国内专家,在盲法(不知晓临床信息)条件下按新标准进行诊断。诊断“金标准”基于患者治疗反应:若停用保肝药或激素后未复发则判定为DILI;若复发或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则为AIH。研究最终表明,新AIH病理诊断标准可有效鉴别DILI与AIH,其ROC曲线下面积高达0.9177。

马子坤博士指出,研究中最大的困难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是病例的严格筛选与明确诊断。需确保所有入组病例诊断准确,患者至少需随访一年以明确诊断。针对DI-ALH患者,可能需通过停用免疫抑制剂观察复发情况来验证诊断,因DI-ALH患者无需长期使用激素,若停药后病情好转且未复发,即可验证诊断。

第二个困难是病理指标评价的标准化。不同病理专家对新标准中“轻度以上界面炎”和“小叶内炎症”等主观指标的判断存在差异。该研究邀请10位国际专家和3位国内专家共同评估并独立验证,发现观察者间一致性较低,ICC值仅0.479。因此,统一每位病理专家的判断标准成为未来难点,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个体差异导致专家对标准的理解存在主观偏差。

该研究为临床医生与病理医生提供了鉴别DILI和AIH的新视角。应用病理新标准可快速准确鉴别二者,帮助识别需长期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例如,对急性发作的AIH患者,若新标准提示AIH可能性较高,可尽早启动免疫抑制治疗以降低肝硬化及肝衰竭风险;而DILI患者则可避免不必要的激素治疗。这也是该研究最重要的临床意义。

马子坤博士回忆起一个关键瞬间,那是去年她与导师赵新颜教授讨论病例时的情景。患者是一位50多岁的女性,肝功能异常半年多,有用药史,IgG轻度升高至1700 mg/dL,ANA阴性。此前在多家医院就诊均被诊断为DILI,但停药后转氨酶始终未能恢复正常。其AIH简化表评分仅为4分,不满足AIH诊断标准。

在查看病理资料时,赵新颜教授指出,患者的肝脏小叶内炎症坏死严重,浆细胞数量众多,高度怀疑是AIH。马子坤博士突然想起新标准,对照诊断标准仔细查看,发现患者存在小叶中心坏死性炎症、界面炎和淋巴浆细胞浸润,这些特征很可能指向AIH。后来患者使用激素治疗后病情果然好转,转氨酶恢复了正常。复查时,患者感慨这半年终于找对了路。那一刻,她意识到搞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病人,如果一个研究结果可以拯救一个病人的生命,那才是真正有意义的研究。他们找到了一把新的“钥匙”,并且需要告诉全世界这把“钥匙”可以精准地打开鉴别诊断的大门。

马子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药物性肝损伤与自身免疫性肝炎鉴别诊断,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病理以及预后特征的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共4篇。

来源:科学宣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