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丽江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个一”改革应急处突“一站救”工作的深入开展,华坪县石龙坝镇“一队一站”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为全镇6个行政村、近1.5万群众筑起“防火墙”,把消防安全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寸土地。
随着丽江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个一”改革应急处突“一站救”工作的深入开展,华坪县石龙坝镇“一队一站”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为全镇6个行政村、近1.5万群众筑起“防火墙”,把消防安全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寸土地。
01
“小站点”扛起“大责任”
石龙坝镇地形复杂,既有沿江的傣族村落,也有山区的民房,部分老旧房屋消防设施薄弱,加上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参差不齐,防火压力不小。2024年6月消防工作站成立之初,面对“人少、事杂、面广”的难题,2名事业编骨干和5名专职消防员没有退缩,而是从“建机制、练技能、夯基础”入手,迅速打开工作局面。
他们首先摸清了全镇的“消防家底”,用1个月时间走遍所有行政村、老旧住宅、农村沿街商铺110家、镇属企业50余家,绘制出全镇首张“消防安全隐患分布图”;同时推动督导每个村(社区)设置微型消防站、配备基础消防灭火器材,让“小火能灭、大火能控”有了硬件支撑。
“以前村里哪家堆了柴草、线路老化,没人管也没人提醒,自从消防工作站建起来了,消防员隔三差五就来检查,还给我们讲怎么防火,心里踏实多了。”基左社区村民李大妈的话,道出了不少群众的感受。
02
“接地气”的宣传,让安全入脑入心
“天干物燥,用火用电要小心!”每到秋冬防火关键期,石龙坝镇的乡间小路上,总会传来消防工作站队员们的“大喇叭”声。他们深知,比起事后救援,提前预防更重要,而让群众听懂、记住消防知识,得用“土办法”。
工作站把消防宣传融入日常:在人员密集场所、小组活动室公告栏贴满消防漫画,用直白的标语提醒村民;利用赶集日设“救我需要多少分钟”专题院坝消防活动,现场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和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技能培训。
03
“第一时间响应”的救援
守护万家灯火
“喂,消防工作站吗?我们村社区旁一民房楼顶太阳能光伏板着火了,烟好大,我们不敢进去!”今年3月的一个中午,工作站接到德茂社区委员会孙副主任的求助电话。队员们迅速从午休中醒来,带上装备赶往现场——从接到电话到抵达现场,只用了12分钟。到达现场后队员们迅速展开救援,首先采用灭火器对明火进行扑灭,用绝缘剪对线路进行断电处理,同时引导村民远离危险区域。经过20分钟处置,火势被完全扑灭,除了起火点处光伏板受损,没有造成更大损失。“还好有你们的及时到来,要不然房子恐怕都烧没了!”村民后怕地说。
“感谢人民好消防,热情服务为人民”是群众对石龙坝镇“一队一站”热忱为民服务的肯定。今年7月一条眼镜蛇误入群众家中,石龙坝镇消防工作站接到119指挥中心警情调度后,专职队员们快速携装出动,短短几分钟就赶到现场,有条不紊地开展处置工作,成功将误入群众家中的毒蛇捕获,及时化解了险情,一面感谢的锦旗,用最朴实的方式传递着对消防工作站的敬意。
这样的紧急救援,对工作站的队员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无论是村民家中的火情、险情,山林火情还是抢险救灾,只要群众需要,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发。为了提高应急能力,队员们坚持每天训练,从体能锻炼到装备操作,从不松懈;年度联合村级开展应急避险救援演练,模拟不同灾情,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自2024年建站以来,石龙坝镇消防工作站累计开展消防检查400余次,整改隐患180余处,组织宣传活动10余场,处置火情4起、社会救助12起、交通事故救援1起、应急抢险2起,截止目前辖区未发生一起较大火灾安全事故。这支扎根基层的“消防轻骑兵”,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守护平安,成为石龙坝镇群众心中最可靠的“安全屏障”。
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坚守——在乡间小路上巡逻,在村民家中排查,在宣传现场讲解,用平凡的坚守,护佑着金沙江畔这方土地的安宁与温暖。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