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炎炎夏日,行走于摩登商圈之中,总能感受到各大商场、沿街商铺大门口扑面而来的凉意。多数人会把这当作惬意的片刻清凉,而这份清凉背后的能源浪费,推动着徐汇区政协委员阙之玫写下了《建议建筑出入口加装隔热门帘风帘 防止冷暖气外排“空放”》的提案。
炎炎夏日,行走于摩登商圈之中,总能感受到各大商场、沿街商铺大门口扑面而来的凉意。多数人会把这当作惬意的片刻清凉,而这份清凉背后的能源浪费,推动着徐汇区政协委员阙之玫写下了《建议建筑出入口加装隔热门帘风帘 防止冷暖气外排“空放”》的提案。
在政协委员的身份之外,阙之玫是国家电网一名长期从事电网规划工作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她深知空调负荷对电网的冲击。“上海是典型的受电型电网,为了魔都的蓝天白云水晶天,上海已关停了不少火电厂,每到夏季高峰,上海一半的电要靠外来电,给电网供电安全可靠性带来极大的风险和成本。为此近年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推动虚拟电厂的落地推广,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和努力。而不为公众所知的是,上海近一半的夏季用电负荷其实来自于空调。”阙之玫说道。
“为了平抑高峰时段负荷,上海在夏季额外投入有序用电、需求响应,还积极挖掘电动汽车、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储能、分布式发电等实时可调资源削峰。”在阙之玫的讲述中,平抑用电负荷的概念成为一件件实事,而其中也暗含着对冷气空放的担忧。能源安全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空调空放浪费的不仅仅是能源本身,还有运输过程中增加的碳排放。“商场大门敞开、冷气肆意直排,不仅是浪费,更在高峰时段推高了整个城市的供电风险。”阙之玫把商场门口冷气外泄比作“打开水龙头的浴缸被拔了塞子”,而这些空放的冷气背后,是永远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
早在2020年夏季,她写了《对建筑空调空放浪费说不》的建议。2024年夏季,与极端高温天气一起出现的是最高用电负荷创下4030.2万千瓦的新纪录。阙之玫回忆起气温最高日,她站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目睹了比比皆是的空调冷气“空放”,“当时的心情如同这冷气一般,哇凉哇凉的。”随后,阙之玫再次以《酷暑之下 缺电的上海应对空调外排“空放”说不!》为题,以建议的方式为节能减排发声。2024年底,她又再次写下了开篇提到的《建议建筑出入口加装隔热门帘风帘 防止冷暖气外排“空放”》的提案。
多年来,阙之玫对于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构建虚拟电厂等提出了多项建议,每一次观点表达都源自她对能源领域的长期关注。她直言,上海其实是一座“缺电”的城市,电力是经济的血脉,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在她看来,这个问题的症结并非技术不可解,而是管理和观念上的欠账。“安装风幕机、门帘,设置不对冲双道门等这些方案都存在,成本并不高。可很多商场担心风幕机、感应门增加成本,或者觉得门帘不够美观,影响商场档次和顾客体验。”而事实上,这些白白空放的冷暖气,对于商家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造成影响。
随着提案的推进,美罗城、汇金百货等商场率先进行整改:有的安装双道感应门,有的在出入口季节性悬挂PVC门帘,并配合消毒、定期更换,打消顾客疑虑。部分商场还进行了节能测算:仅出入口整改一项,每月可节省数千度电。“进门要掀一下门帘确实麻烦一点,但这么一个小动作能对节能减排有作用,我觉得也挺有意义的。”在徐家汇商圈,一位顾客对记者说道。
商城改进措施
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也在行动。徐汇区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推广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区内多部门协同,积极推动全区光伏敷设、信息化平台、节能宣传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扩大全民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传播。
在获得了区委宣传部对提案的回复后,阙之玫又把这一议题带到今年6月上海市首场聚焦“共绘生态蓝图 同建美丽上海”的“十五五”规划人民建议征集市民圆桌会上,她的发言引起了在座的市环境生态局领导、专家以及市民代表们的共鸣。
随后她的“浪费更少 降耗更多”的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市经信委与她展开多轮沟通后给出了专门答复,针对沿街商铺开门开空调现象,将联合商务部门,引导商户实施节能措施,减少冷气散逸。同时,将创新传播形式,研究制作空调省电科普视频,让节能知识更易学易用。
如今,提案已催生现实改变。阙之玫说:“一个风幕机、一道门帘,成本并不高,却能守住巨大的能源效益。更重要的是,它是节能减排在生活中最实在、最朴实的体现。”就在记者采访之际,上海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4215.9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她希望,未来绿色节能能成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常态。企业和公众从思想上根植“建筑出入口需使用风帘或门帘”等意识,通过营造“浪费能源可耻、节约用电为荣”的社会风尚,久久为功,让生活中的一些小改变汇聚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记者:沈艺飞
编辑:邱彩红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来源:上海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