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我和一位资深财务总监聊天,她叹了口气说:“刚审完一份报告,分析师把 ROIC 和 ROCE 搞混了,结果结论完全反了!”
ROA、ROE、ROIC、ROCE... 这些字母组合是不是容易让你混淆?
上周我和一位资深财务总监聊天,她叹了口气说:“刚审完一份报告,分析师把 ROIC 和 ROCE 搞混了,结果结论完全反了!”
这事儿真不少见,在资产分析里,ROA、ROE、ROIC、ROCE 这四个“回报率”指标,经常被弄混,但背后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用错了,轻则闹笑话,重则误导决策!今天我就一次性讲清楚这四个最容易“傻傻分不清”的资产分析核心指标,让你明白它们到底不一样在哪儿!
想象你管理一家大型超市:
货架上堆满商品(存货),收银台排着长队(应收账款),仓库里还有备用物资(固定资产)。ROA 要回答的问题是:
企业手里所拥有的全部资产,加起来一共能为公司赚多少净利润。
公式很简单:ROA = 净利润 / 总资产 × 100%,但它反映了这些资产整体的赚钱效率。
很多时候我们评价一个企业资产用得好不好,都会看这个指标:
高 ROA 说明资产运营效率高。比如:
消费品行业的龙头贵州茅台,ROA 常年保持在 20% 以上,这就很厉害;而像钢铁企业,ROA 经常低于 5%,这可能是因为产能太多,或者资产周转太慢了。沃尔玛的 ROA 是 5.1%,看着好像一般,但它的营收有上万亿,这就说明它 “薄利多销” 的策略,把海量资产的作用发挥出来了。
这里有个坑要注意:
它不管企业是怎么筹钱的(也就是资本结构)。如果企业负债很高,可能会让净利润看起来不错,导致 ROA 虚高。
按照ROA的计算思路,可以用财务分析工具FineBI搭建出下图的资产负债分析看板,对ERP、CRM 等不同系统中的财务数据进行整合,快速了解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比率等关键指标和发展趋势,规避潜在经营风险。这套看板的全套模板我给大家整理好了,直接修改参数就能套用:(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我给你举个例子:
有家地产公司 ROA 达到 8%,但负债率 90%,实际上股东自己投入的资本,收益率才 0.8%,你说这能算好吗?
再深入拆一拆:
从公式上看,ROA 还能拆成这样:
ROA = (净利润/营业收入) × (营业收入/总资产) = 净利率 × 总资产周转率
这就意味着,要提高 ROA,只有两条路:
要么提高净利率,比如涨价或者降低成本;要么加快资产周转,也就是让资产更快地变成收入。重资产行业大多会选第二条路。
如果把公司比作一栋价值1亿的大楼,其中:
8000万是银行贷款,2000万是股东出资。那么ROE关注的是:这2000万自有资本创造了多少回报?
公式很简单:ROE = 净利润 / 股东权益 × 100%
说白了,ROE 就是看股东投的钱,能带来多少回报。
但ROE并非越高越好:
如果ROE超过 20%,不一定是企业经营得多好,可能是借了很多钱。
比如:
一家公司ROE是30%,但负债率 95%,要是利率涨到 6% 以上,就得亏损。
有时候可能有人为操作:
企业回购自己的股票,股东权益就会减少,分母小了,ROE 就会变高,但实际上经营利润根本没增长,这就是玩了个数字游戏。
用杜邦分析法再拆拆看:
ROE = 净利率 × 总资产周转率 × 权益乘数
(赚钱能力) (用钱效率) (借钱多少)
对比一下茅台和万科:
茅台 ROE32.6%,权益乘数 1.28;万科 ROE18.7%,权益乘数 4.17。很明显看出,茅台是靠高净利率赚钱,万科则是靠多借钱。要是宏观环境收紧,借钱多的企业压力就大了。
现在证监会也把 ROE 异常波动当成财务舞弊的重点监测信号,所以这个指标可不能乱用。
当企业既用了股东的钱,又借了有利息的债,ROIC 就是看这些所有长期投进去的资本,到底能带来多少真实的回报。
计算公式是:ROIC = NOPAT / (股东权益 + 有息负债 - 超额现金) × 100%
这里的 NOPAT,就是息税前利润(EBIT)乘以(1 - 税率)。
它的价值很大:
计算的时候,要把账上没用的现金去掉,这样更真实。
ROIC 必须比 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高,企业才算真的在创造价值。如果比 WACC 还低,那就是在赔钱。
要是收购的公司 ROIC 比自己公司低,会拉低整体的价值。就像微软收购 LinkedIn,之后自己的 ROIC 从 25% 降到 19%,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
ROIC 减去 WACC 的差值,才是股东财富真正的来源。
花旗银行内部有个规定:
所有新项目的 ROIC 必须比 WACC 高 3% 以上,不然就不做,这办法挺靠谱的。
当企业要比较不同地区业务的赚钱能力时,比如联合利华想知道印尼的肥皂厂和英国的冰淇淋厂哪个更赚钱,ROCE 就能派上用场。
ROCE关注的是,实际用于经营的长期资本,能带来多少息税前的回报。
计算公式是:ROCE = EBIT / (总资产 - 流动负债) × 100%
因为用的是息税前利润(EBIT),不用考虑不同地区的税率差异。比如:
一家药企,中国工厂税率 25%,爱尔兰工厂税率 12%,用 ROCE 比较,就公平多了。
如果产线的 ROCE 低于 10%,企业可能就会考虑关掉或者改造。宝洁在 2020 年就把广州一家 ROCE 只有 7% 的工厂关了,就是这个原因。
跨国企业怎么用:
华尔街的分析师说过,给企业估值的时候,ROIC 的权重是 ROE 的 3 倍。其实意思就是,看资产的效率,没有统一的标准,得结合具体情况。
只会看 ROE 的财务人,慢慢就跟不上趟了;而能把这四个指标用好的人,才能真正看懂财务报表,知道企业资产到底怎么样。
数据本身不会骗人,但要是选错了指标,比没有数据还糟糕,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下次记得:
用 ROA 看看企业的资产整体有没有用好,用 ROE 看看股东的钱赚得怎么样,用 ROIC 看看投入的资本真能赚多少,用 ROCE 看看跨地区的业务做得怎么样。把这些指标弄明白、用对了,下次看报告、做分析,心里才有谱。
来源:数据分析不是个事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