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死也要死在舞台上!"——2025年5月,49岁的越剧名角孟再平穿着病号服在医院走廊清唱《狸猫换太子》选段,苍白的脸配上清亮的嗓音,200万网友集体破防。这个被粉丝称为"戏坛永动机"的女人,用生命完成了最后一场绝唱。8月31日清晨,当讣告从浙江台州谷岙村传出时
前言
"死也要死在舞台上!"——2025年5月,49岁的越剧名角孟再平穿着病号服在医院走廊清唱《狸猫换太子》选段,苍白的脸配上清亮的嗓音,200万网友集体破防。这个被粉丝称为"戏坛永动机"的女人,用生命完成了最后一场绝唱。8月31日清晨,当讣告从浙江台州谷岙村传出时,整个越剧圈都炸开了锅——胰腺癌带走了这位"戏痴",却留下了无数未解的谜团:她为何在确诊后仍坚持每年演300场?是什么支撑着这个农村丫头成为国家一级演员的关门弟子?她的离去,又撕开了戏曲行业怎样触目惊心的生存现状?
一、惊雷炸裂:戏坛"铁娘子"的最后一舞
2025年8月31日6点09分,浙江台州路桥区峰江镇谷岙村的天还没亮透,一条讣告如炸弹般引爆网络:"永嘉县文化展演中心演员孟再平,因胰腺癌走了,才49岁啊!"这条消息瞬间冲上热搜,#越剧演员孟再平病逝#的话题下,31万粉丝的抖音账号最后一条视频,定格在5月那个令人心碎的画面——她穿着蓝白条纹病号服,在医院走廊里站着唱《狸猫换太子》的"太子被换"选段,脸色白得像纸,声音却稳得像定海神针,200万网友看得眼泪哗哗往下掉。
"上周还在刷她教小朋友甩水袖的视频呢!"北京戏迷"越剧小仙女"在评论区哭得手直抖,"她左手打着点滴,右手还在比划'云手'动作,说'孩子们看好了,水袖要这样甩才漂亮'。"数据显示,这条视频点赞量超50万,评论区全是"孟老师保重""越剧不能没有你"的哭喊。
台州孟孟越剧团副团长陈志强,这个和孟再平共事18年的老搭档,说起往事就抹眼泪:"前年体检就查出胰腺癌,我们都劝她停演治病,她倒好,边化疗边排新戏《风雪渔樵》。去年春节前夜,零下3度的天气,她挂着吊瓶指挥装台,输液管里回血了都不肯松手,说'观众等着看戏呢,我不能掉链子'。"
更让人揪心的是,今年3月她在温州演《五女拜寿》,从三米高的台子上摔下来,膝盖肿得像发面馒头,硬是贴着膏药演完全场。"下台时她走路都一瘸一拐的,还笑着对我们说'没事,老毛病了'。"剧团会计小张红着眼圈说,"她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每次演出前都要打封闭针,那针头扎进骨头里,她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二、草根逆袭:从诸暨丫头到越剧"顶流"的疯狂之路
1976年的绍兴诸暨农村,8岁的孟再平就是个"戏疯子"。邻居王大妈现在提起还直摇头:"这丫头有次踩着板凳看戏,学《五女拜寿》里的杨三春,把床单当水袖甩,结果'扑通'一声从条凳上摔下来,额头缝了5针还笑嘻嘻地说'大妈,我刚才甩得漂亮不'?"
15岁考进浙江艺校,这姑娘开启了"自虐式"训练。同窗李雪现在还记得:"冬天零下5度,别人裹着军大衣缩在角落,她倒好,穿着单衣在操场练台步,双腿冻得通红还在数'一步两步三步'。有次练'鹞子翻身'摔断锁骨,打着石膏还在被窝里背戏词,护士查房都吓一跳,说'这姑娘是不是疯了'?"
这种拼劲让她22岁就拿下浙江省戏曲大赛金奖,更被上海静安越剧团的史济华老师相中,成了这位国家一级演员的关门弟子。"她学戏那叫一个狠!"史老师生前接受采访时直咂嘴,"有次教《追鱼》的'观灯'身段,她连续27次摔在地板上,膝盖肿得像发面馒头,我让她歇会儿,她咬着牙说'老师,再来一次,我一定能做好'。"
2010年,34岁的孟再平做了个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决定——放弃上海的编制和房补,回台州创办孟孟越剧团。"当时所有人都说我疯了!"她在2018年的采访里笑得特别灿烂,"但有次在庙会上演《梁祝》,我看到台下老人们看戏时浑浊的眼睛发亮,有个老奶奶拉着我的手说'姑娘,你唱得真好,我几十年没看过这么好的戏了',那一刻我就觉得,值了!"
三、戏比天大:她用生命演绎的"舞台狂想曲"有多疯?
"孟团长的戏,看一场赚一场!"这是戏迷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她独创的"毕范融合"唱腔,把毕派的诙谐飘逸和范派的稳健轩昂糅合得那叫一个绝!在《孔雀东南飞》里,她演的刘兰芝一个"甩髯口"动作能甩出三米远,台下观众看得集体"哇"声一片;在《梁祝》的"楼台会"里,她把那种哀怨演得让整个剧场都在抽鼻子,散场时好多阿姨眼睛都是红的。
"她最绝的是'戏中戏'!"浙江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周明说起这事就激动,"2024年改编《新龙门客栈》,她演金镶玉那个泼辣劲儿,简直了!有场醉酒戏她真喝了半瓶黄酒,上台后眼神都直了,但唱腔一点不乱,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但这些光鲜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剧团会计小张翻着账本直咂嘴:"她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每次演出前都要打封闭针,那针管扎进去'呲'的一声,她疼得直冒冷汗还笑着说'没事,打完就能好好演了'。2023年在温州演《五女拜寿》,从三米高的台子摔下来,膝盖肿得像馒头,她硬是贴着膏药演完全场,下台时走路都一瘸一拐的,还安慰我们说'观众没看出破绽就行'。"
更夸张的是她的"演出狂魔"属性。据统计,孟孟越剧团成立15年来,年均演出300场,2025年上半年就干了152场!"最疯狂的是去年国庆,7天连演14场,白天《红楼梦》晚上《狸猫换太子》,她嗓子哑得话都说不出来,靠喝鸡蛋清硬撑,下台后直接晕倒在化妆间,把我们吓得不轻。"副团长陈志强说起这事还心有余悸。
四、数字背后的真相:戏曲人的生存困境有多残酷?
孟再平的离去,撕开了戏曲行业"光鲜背后的伤疤"。浙江省文旅厅2024年报告显示,全省民营剧团演员平均月薪才4800元,62%的演员连社保都没有。某剧团团长私下透露:"我们团去年演出收入1200万,看着挺多是吧?但扣除场地、道具、交通费,演员到手平均每月才5200,好多年轻演员都转行送外卖去了。"
"孟再平现象绝不是个例。"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立华摇头叹息,"很多剧团为了生存,让演员超负荷演出。有调查显示,45岁以下戏曲演员中,78%患有职业病,像腰椎间盘突出、声带息肉这些,但只有23%能得到及时治疗,大部分人都自己忍着。"
网友"戏曲观察员"的评论获得12万点赞:"每次看到老艺术家带病演出,既感动又心酸。他们是在用生命传承文化,可谁来保障他们的生命?难道非要等到人走了,才想起来重视吗?"这条评论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也暴露出行业深层的生存危机。
五、戏魂永驻:她留下的比舞台更辽阔的遗产`
9月8日的追悼会现场,2000多名戏迷从全国各地赶来。灵堂外,45名剧团演员排着队唱《送别》,唱到"人生难得是欢聚"时,所有人突然集体哽咽。最催泪的瞬间,是孟再平12岁的女儿抱着母亲的戏服上台,小声说:"妈妈,我以后也要唱越剧,像你一样把戏唱好......"台下顿时哭成一片。
这场悲剧正在推动行业变革。据悉,浙江省已出台《民营剧团演员健康保障条例》,要求剧团必须为演员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每年强制体检。某直播平台也联系孟孟越剧团,计划推出"云剧场"项目,让演员减少奔波。"孟团长要是看到这些变化,一定会笑着唱'待到山花烂漫时'。"陈志强望着剧团排练厅里孟再平的巨幅照片说。照片上,她穿着《梁祝》的戏服,眼神亮得像星星,那是对舞台最纯粹的爱,也是对生命最壮烈的告白。
当夜幕降临,台州孟孟越剧团的灯光依然亮着。新招的00后演员们正在排练《追鱼》,水袖翻飞间,仿佛还能看见孟再平的身影。在抖音直播间,3万观众正在观看这场"云排练",评论区不断刷过:"孟团长,您看见了吗?越剧后继有人了!""我们一定会把您的戏传承下去!"
结语
或许,这就是戏曲人最浪漫的传承——你虽离去,但戏永远活着。在每一个甩袖、每一声吟唱里,那个倔强的"戏魂"从未走远。正如孟再平生前常说的:"戏台就是我的命,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唱到最后!"2025年8月31日,这个用生命燃烧舞台的戏痴离开了,但她留下的艺术火种,正在无数年轻人心中重新燃起。这或许就是艺术最动人的力量——它能让逝者永生,让精神不朽,让每一个热爱戏曲的灵魂,都能在舞台上找到永恒的归宿。
来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