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六年前的那个春天,在国内外同道的见证下,我们怀揣着"改变肥胖诊疗现状"的初心,成立了这个体重管理中心。今天,站在六周年的节点回望,我既为团队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更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六年前的那个春天,在国内外同道的见证下,我们怀揣着"改变肥胖诊疗现状"的初心,成立了这个体重管理中心。今天,站在六周年的节点回望,我既为团队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更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以临床为本,创新诊疗模式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肥胖不是简单的体重问题,而是涉及代谢、心理、行为等多方面的复杂疾病。为此,我们建立了多学科诊疗模式——外科医生、营养师、个案管理师和心理医师协同工作。
记得有位BMI高达42的年轻患者,合并严重睡眠呼吸暂停。通过多学科团队的精准干预,他不仅成功减重170斤,更重获了健康和生活信心。这样的案例,正是我们坚持个体化诊疗的最佳印证。六年来,我们累计帮助超万名患者找回健康,术后两年体重维持率达81.5%,这个数字让我们倍感欣慰。
科研为翼,推动学科发展
作为临床医生,我们深知科研创新的重要性。2024年启动的"EASTER Trial"多中心研究,汇集了四川、湖北、江苏等国内优秀减重中心的智慧,旨在探索更适合中国人群的减重手术方案。这项研究已入选国家卫健委重点专项,其阶段性成果将为制定中国版指南提供重要依据。
在《Obesity Surgery》发表的关于代谢手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改善作用的研究,被国际同行评价为"提供了亚洲人群的重要证据"。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团队每位成员的辛勤付出。
育人为责,传承医者仁心
作为教学医院的一员,我们始终把人才培养视为己任。六年来,中心培养了83名进修医师,他们像种子一样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参与编写的《外科学》教材,首次将减重代谢外科纳入本科教育,这对学科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我坚信:做减重手术不仅是在做手术,更是在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我们团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肥胖防控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1.建立覆盖术前术后的智能化随访系统
2.深化肥胖亚型分类研究,优化个体化治疗方案
3.加强基层医院减重诊疗能力建设
六年来,我们见证了太多生命的蜕变。有位患者在术后一年发来全家福,照片上灿烂的笑容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这份感动,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来源:金富信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