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发威”下的长沙:这份科学防高温指南请收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16:49 1

摘要:白露节气即将到来,但“秋老虎”正气势汹汹,长沙依旧深陷“炙烤模式”,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气温频频突破35℃,丝毫不见降温势头。长沙市120急救中心提醒广大市民:秋后余威千万别小瞧!持续高温不仅带来体感不适,更暗藏着中暑威胁,尤其是凶险的热射病,可能危及生命或留

秋老虎“发威”

-这份科学指南请收好-

下的长沙:

白露节气即将到来,但“秋老虎”正气势汹汹,长沙依旧深陷“炙烤模式”,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气温频频突破35℃,丝毫不见降温势头。长沙市120急救中心提醒广大市民:秋后余威千万别小瞧!持续高温不仅带来体感不适,更暗藏着中暑威胁,尤其是凶险的热射病,可能危及生命或留下永久后遗症。下面,快跟着这份基于最新医学指南,学好用好防暑知识,让我们一起安然度过“秋老虎”吧!

高温下的“健康威胁”:中暑为何此时仍有发生?

立秋后,白天仍然持续高温、高湿,加上空气流通差,人体热量难以散发,体温调节功能极易失衡,体内热量过度蓄积,进而引发生理功能紊乱,导致中暑。长沙作为全国“火炉城市”之一,初秋高温高湿特点尤为显著,蒸发散热效率大打折扣,以下人群健康风险突出:

户外工作者

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快递员、外卖员、农民等。

特殊体质人群

老年人(>65岁)、婴幼儿、孕妇、肥胖者、精神疾病患者以及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易患经典型热射病)。

进行剧烈户外活动者

在烈日下进行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高强度工作或军训的青壮年(易患劳力型热射病)。

热相关不适与轻度问题

热疹(痱子):常见于少年儿童,肌肤凉爽后可自行消失。

晒伤:皮肤变红、疼痛、温度升高。严重晒伤需就医。

先兆中暑: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通常正常或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

轻症中暑

在先兆中暑基础上加重。体温升高(通常>38°C),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增快等表现。此阶段及时处理可避免进展。

重症中暑——热射病(医疗急症)

这是最严重、可致命的中暑类型,核心特征为:核心体温显著升高(通常 >40.5°C)。可出现意识模糊、谵妄、口齿不清、惊厥(抽搐)、嗜睡、昏迷。这是区别于其他中暑类型的关键标志!

其他表现

皮肤可能发红、发热且干燥无汗,但也可能大量出汗(尤其劳力型初期);脉搏快而有力;呼吸急促;恶心呕吐;头痛。可迅速并发多器官衰竭(如肝、肾、凝血功能障碍)。

紧急关头,救命四步曲

(核心是快速降温!)

迅速脱离热源,转移患者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树荫下、空调房),平卧或侧卧(若呕吐),去除或解开所有多余衣物、装备。

紧急呼救

对于疑似热射病(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在给予降温的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每分每秒都关乎生命与预后。

快速强力物理降温(黄金救援措施)

首选冷水浸泡法。这是最快速有效的降温方法。将患者(除头部外)浸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并持续搅动水或轻轻摇动患者身体以促进热交换。特别注意加强体温检测,避免体温过低。

替代方法(若无条件浸泡):向患者全身喷洒大量冷水或浇淋冷水,同时用强力风扇或扇子持续吹风。将冰袋或浸过冰水的湿毛巾,敷于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区和头部。不断更换冰袋或冷毛巾。避免使用酒精擦拭!

核心原则:争分夺秒启动降温! 不要因脱衣服或找“完美”工具而延误。多种方法可结合使用。目标是在发病后30分钟内开始有效降温。

谨慎补充水分(若清醒且能吞咽)

仅在患者意识完全清醒且无呕吐/抽搐风险时,可少量多次给予含盐分和电解质的清凉饮料(如运动饮料、淡盐水)。 切勿给意识不清或抽搐的患者强行喂水,避免误吸窒息风险! 避免含酒精或大量咖啡因饮品。静脉补液需由医疗人员实施。

特别注意

抽搐处理:如患者抽搐,移开周围危险物品,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若呕吐,将患者身体翻转至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护患者避免自伤。

不要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 对热射病无效,且可能加重肝、肾损伤或凝血障碍。

防患未然有妙招,科学预防是关键

科学补水,贯穿全天

在高温天气里,不论是否口渴,都要主动、规律增加饮水。

普通情况:保证充足饮水,观察尿液颜色(淡黄色为宜)。

高温环境工作或剧烈运动时:对于成年正常体质人群至少每小时补充500-1000ml凉水或电解质饮料(运动饮料)。 饮水应少量多次。水温不宜过高,也避免一次性狂饮大量冰水(易致胃痉挛)。可适量食用富含水分的瓜果(西瓜、黄瓜等)。

避免饮用:含乙醇(酒精)饮料、含大量糖分的饮料(某些甜果汁、汽水)、过量咖啡或浓茶(利尿)。

规划行程,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尽可能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早晨(10点前)或傍晚(4点后)。尽量在背阴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尤其避免在最热时段(通常11点-15点)进行剧烈活动。

做好散热+防晒双防护

穿着:轻薄、宽松、透气、浅色的衣物。选择吸湿排汗面料。

防晒:佩戴宽檐帽、太阳镜,涂抹SPF30+ 且能防护UVA/UVB的防晒霜(出门前30分钟涂抹,每2小时补涂)。

辅助降温:可随身携带便携小风扇、湿毛巾、喷雾瓶(装清水)、遮阳伞。

营造清凉环境

室内:合理使用空调、电扇(空调温度建议26-28℃,避免直吹)。注意通风,早晚开窗透气。拉上窗帘或百叶窗阻挡阳光。

车内:切勿将婴幼儿、老人或宠物单独留在停驶的汽车内! 即使车窗留缝,车内温度也会在短时间内飙升到致命水平。

结伴行动,互相关心

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同事间应互相留意彼此的健康状况。如发现有中暑迹象(如停止出汗、面色异常、行为怪异、意识模糊),要立即采取措施(转移、降温、呼救)。

关注特殊群体

老人:家人、邻里应加强对独居老人、慢性病患者的关心,协助防暑降温(检查居住环境、提醒补水、观察状态)。老年人对高温感知和调节能力下降,风险极高。

婴幼儿:注意穿着适度,及时补水,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户外工作者:用人单位应严格落实高温作业规定,提供防暑降温措施(如调整工作时间、轮换作业、设置休息区)和充足的清凉饮用水。

合理使用防暑药物

可随身携带一些传统防暑药品如仁丹、十滴水、风油精、清凉油等缓解轻度不适(如头晕、恶心)。藿香正气类制剂需注意其成分(含乙醇制剂应避免与头孢类药物同服,且对真正热射病无效)。这些药物不能替代补水和物理降温,更不能治疗热射病!

特别提示

警惕“湿热”双重夹击

立秋后的长沙,高温未退,湿度依旧居高不下,“湿热交加”让体感温度远超实际气温。此时人体出汗后蒸发散热的效率大打折扣,热量更易在体内蓄积,中暑风险(尤其是经典型热射病)并未因入秋而降低,大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善用社区资源

长沙城区设有200多个爱心纳凉点,为户外工作者等提供休息区及免费饮水,高温时段可前往避暑。

出游防暑提醒

计划前往橘子洲、岳麓山等户外景区时,务必做好充分防暑准备: 携带足量饮水(建议电解质饮料+清水)、防晒装备、防暑药品。选择凉爽时段,注意途中在阴凉处休息,密切留意自身及同伴状态。

劳力活动要警惕

进行剧烈运动(跑步、打球、军训)或高强度劳动时,务必保证充分补水(每小时500-1000ml电解质饮料),安排规律休息降温,切勿“硬扛”不适感! 一旦出现头晕、恶心、乏力、意识模糊、体温飙升,立即停止活动,启动急救措施并呼救!

“秋老虎”再凶,中暑也可防可控,关键就在提高警惕、科学应对!请大家积极学习并传播这些基于医学证据的防暑知识,多关爱自身和家人健康,尤其要照看好身边的高风险人群。让我们一起做好防护,稳稳扛过这“秋老虎”盘踞的日子,平安度过长沙的秋日热浪!

来 源:长沙市120急救中心

通讯员:张 东

编 辑:周 曼

校 对:刘兆衡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