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计划于2026年推出其首款可折叠iPhone,并计划于2028年跟进发布可折叠iPad。据郭明錤预测,折叠iPhone2026年出货量将达到800-1000万台,2027年有望增长至2500万台;在折叠iPad方面,销量预期较为保守。折叠
苹果计划于2026年推出其首款可折叠iPhone,并计划于2028年跟进发布可折叠iPad。
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计划于2026年推出其首款可折叠iPhone,并计划于2028年跟进发布可折叠iPad。据郭明錤预测,折叠iPhone2026年出货量将达到800-1000万台,2027年有望增长至2500万台;在折叠iPad方面,销量预期较为保守。折叠iPad定价策略更为高端,在展开状态下将提供18至20英寸的显示面积,折叠后则保持便携形态,将成为苹果有史以来最大的移动设备屏幕。
郭明錤透露,两款可折叠设备均采用超薄玻璃盖板解决方案,由康宁公司独家供应玻璃材料,通用接口解决方案公司(GIS)则负责后续的切割加工、边角处理、质量检测和封装运输等关键工序。
根据马克·古尔曼此前透露,苹果会将这款折叠屏命名为iPhone Ultra,将搭载苹果第二代自研C2基带芯片,将全面采用eSIM设计。其中,内屏7.76英寸,分辨率2713*1920,采用无开孔设计,配备一颗屏下前摄;外屏5.49英寸,分辨率2088*1422,采用挖孔屏方案。
有分析认为,郭明錤对于折叠iPhone销量的预测明显乐观。今年8月底的数据显示,iPhone 16系列上市11个月以来,全球总共卖出了1.3731亿台,其中iPhone 16 Pro占29%,约3982万台。按比例估算,3个月总销量就是大约1086万台。如此看来,苹果折叠屏iPhone销量看齐iPhone Pro,但它的价格可要比Pro贵得多。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苹果此时入局可折叠市场,相较于三星、华为等早已推出同类产品的竞争对手而言属于后来者。但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控制能力和品牌号召力,苹果有望重新定义可折叠设备的产品标准,这一举动也被视为对现有iPhone产品线的重要补充。
根据IDC发布最新的手机季度预测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1983万台,同比增长6.0%;至2029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预计将会接近2729万台,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8%。
2025上半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到498万台,同比增长12.6%。尽管相较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这一增速有所放缓,但在厂商与上游供应链的协同发力下,当前主流机型已在折痕控制、机身轻薄度及影像系统等核心配置上实现了全面平衡,用户体验持续升级。
其中,作为折叠屏市场的领军者,华为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扩大领先优势,以374万台的出货量占据75%的市场份额,创下历史新高。自2019年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以来,华为成为首个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台的中国品牌。而鸿蒙OS 5让折叠屏手机不止于屏幕变大,通过深度软硬协同设计,以分布式技术打破设备壁垒,以AI驱动提升效率与流畅度,进一步提升创造生产效率与使用场景。IDC还提到,华为全球第一台三折叠产品表现尤为亮眼,截至今年上半年出货量逼近 50 万台。
此外,Honor虽上半年无新品上市,仍以8.4%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二,展现出强大的用户粘性;OPPO调整产品节奏后,率先推出搭载旗舰芯片的折叠屏机型,以6.1%的份额位列第三;小米和vivo的新品于年中亮相,暂居第四、第五位,展现出市场的多元活力。
IDC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预计达947万台,同比增长3.3%,基本与去年持平。当前,随着元器件技术发展进入瓶颈期,折叠屏手机在“轻薄化”方面的突破空间逐渐收窄,未来硬件领域的创新将更多聚焦于产品形态的持续迭代。创新的三折叠与阔折叠形态,预计将吸引更多厂商跟进布局,推动形态创新走向纵深。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想要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关注我们!
来源:半导体产业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