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之前,拼多多再次推出针对偏远地区的物流中转费减免新政,全面覆盖平台商家,将西行的步伐进一步延伸到村落、草原与雪山。
四年前,拼多多首创的“中转集运包邮”模式,让西藏、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等西部偏远地区,逐渐接入全国电商网络。
那一刻起,“西部不包邮”这道横亘多年的消费鸿沟,开始被逐渐填平。
一年之前,拼多多再次推出针对偏远地区的物流中转费减免新政,全面覆盖平台商家,将西行的步伐进一步延伸到村落、草原与雪山。
对生活在西部的人们而言,运费减免意味着可以不用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多掏一份钱,也意味着消费门槛和心理门槛的双重降低。
现在,电商西进已走到第四个年头。
从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到物流从业者的服务触角,再到地方商家和产业链的增收路径,一场关于消费升级、服务升级与产业带动的系统性变革,正在广袤的西部上演。
在中国电商狂飙突进的十余年里,西部消费者一度被边缘化。
最大的障碍来自运费。
中部、东部习以为常的“包邮”,在西部往往意味着十几块甚至几十块的额外负担。一件十几元的小物件,加上邮费就要翻倍,许多消费者干脆打消了购买念头。
久而久之,消费欲望被压抑成习惯,不包邮几乎成了西部人的集体认知。无数潜在需求在高昂的物流成本和服务边界中被消磨,消费升级一度只是东部沿海的专属话题。
直到拼多多大力推动电商西进,局面才出现了更多变化。
通过中转集运、中转费减免等举措,物流成本被逐层压缩,曾经遥不可及的商品开始走进日常。
青海格尔木的赵祎宁记得,在上小学时,她常常在拼多多上偷偷买些手工材料包,但那时每一份订单都要额外支付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邮费。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几乎等于买了两份甚至三份材料,她常常心疼到不敢再次点下“付款”。
更无奈的是,有些商品即便愿意付邮费,页面上仍会冷冰冰地提示“暂不支持配送至青海”。在她的记忆中,格尔木与外部世界之间始终隔着一道无形的墙。
直到上大学以后,她才真正感受到网购的便捷。
随着包邮政策覆盖到青海,赵祎宁在宿舍里和同学们一样,可以轻松买到各种饰品、衣服和学习用品,配送体验几乎与东部城市无异。那一刻,她第一次意识到,消费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选择。拼多多不仅缩短了小县城和大城市之间的距离,也让消费升级真正落到了实处。
赵祎宁收到拼多多买的圆珠笔
长辈的变化更能说明消费观念的重塑。
甘肃靖远的魏煜轩记得,父亲过去一向节俭,生活讲究“能省就省”。即便儿子偶尔从外地寄东西回家,父亲总是推脱,说“家里什么都有,别乱花钱”。但在拼多多西进政策落地后,情况开始不同。
随着物流成本降低、包邮进村成为现实,魏煜轩在外地见到的水果、糕点、生活用品,都能轻松寄回老家。父亲虽然嘴上依旧埋怨“乱花钱”,却在一次次取快递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了这种全新的消费方式。
后来,他甚至学会了自己在拼多多上下单:一双袜子、一把锄头、一条皮带等日常用品,过去只能逢集购买的东西,如今随时能送到家门口。
黄土高坡上的老魏第一次吃到江苏的大闸蟹
这种被激活的需求并非个例,而是正在成为西部消费的新常态。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快递业务量增速超过30%的省份有10个,其中9个位于中西部地区。
今年上半年,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45.1亿件,同比增长16.9%。其中,快递业务量956.4亿件,同比增长19.3%,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占全国的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
数据的背后,是无数个赵祎宁、魏煜轩的故事,拼多多的西进行动让“无货可买”的尴尬成为过去,让“更丰富的选择”成为西部消费者的新日常,也让消费升级第一次真正走进广袤西部的寻常百姓家。
如果说“包邮”是西部消费者最早的期待,那么能送到家,则是进一步的刚性需求。
长期以来,西部地广人稀、村落分散,快递常常只能送到县镇一级。许多消费者不得不专程驱车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去取快递,一个小件商品背后往往要付出比货值更高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快递配送难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快递员骑着电动车就能完成派送,边际成本极低;而在西部,一个快递员往往要跑几十公里才能送出寥寥数件包裹,单票成本比东部高出一倍甚至数倍。
因此,西部地区县城之外的“最后一公里”,是西部用户与电商之间最大的阻碍。
而拼多多的西进行动,正是从补齐这块短板切入。
2022年,拼多多首创“中转集运包邮”模式,针对发往西藏、宁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偏远地区的包裹,变单点直发为分段运输、二段集运,大幅降低了长途运输的物流成本。
2023年,拼多多联合第三方物流在西藏等地开展“快递免费进村”试点,把派送触角延伸到村落层级。过去要开车几十公里才能取到的快递,如今能在24小时内送到家门口或村口便利店。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10后少年额力布格,切实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在草原上,骑马是他童年里最自然的娱乐。但在一次比赛失利后,教练叔叔通过拼多多给他买了一辆滑板车,不久快递就送到了牧区深处的家门口。
网购快递送到内蒙古草原
额力布格第一次感受到,草原上的生活也能像城市一样丰富多彩。一个小小的滑板车背后,是快递网络突破地域限制,让孩子们的成长有了更多可能。
生活在西藏林芝结巴村的兰小芳也感受到了网购的便利。
过去,她要为一盏灯管、几包花种托人跑到县城;如今,在拼多多下单后,这些生活用品甚至连猫粮,都能直接送到家门口。对她而言,电商不只是便利,更是一种安心感,即使在雪山脚下的偏远村落,也能与外部世界保持连接。
小芳每天都要去村委会,取网购的快递
从“偏远不包邮”到“最后一公里畅通”,拼多多用不到四年的时间推动了服务半径的跨越。当快递进入乡村牧区的毛细血管,西部消费者终于在服务体验上与东部人站到了一条起跑线上。
在西部,电商的意义远不止于消费端的便捷。
对于无数农户和小微商家来说,它更像是一条“出山”的新通道。长期以来,西部盛产的苹果、枸杞、牛羊肉、藏药材等农特产品,由于销售渠道有限、品牌意识薄弱,往往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
拼多多的西进行动,让这种局面逐渐被改写。
今年以来,在“千亿扶持”计划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西部特色产品找到了全国市场。宁夏的枸杞、新疆的核桃走上了更多餐桌,而像剪纸、藏毯、手工银饰这样的非遗手艺,也开始借助电商平台走向更远的地方。
宁夏海原县的买元花,原本是一名家庭主妇,36岁时凭借剪纸手艺创业,如今已成为非遗传承人,并累计培训近5000名妇女,以剪纸实现增收。
买元花培训出多位县级非遗传承人
拼多多的西进为她撑起了关键一环。
早年她常为材料发愁,线下价格高、选择少;转向拼多多后,不仅能以更低成本采购宣纸、配饰,还借助平台开店,把作品卖到全国各地。有人曾出13万元买下她的剪纸作品,而学员们通过订单也能每天赚到100-200元。
类似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青海的牦牛肉、宁夏的枸杞、新疆的核桃,正通过拼多多走出大山。许多年轻人返乡创业,成为当地电商公司的中坚力量。对他们而言,电商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更为乡村带来了一批新的就业机会,从分拣、包装、客服到直播、营销,形成了完整的电商产业链条。
拼多多快递包邮到拉萨
数据同样印证了这一趋势。根据商务部最新通报,2025年上半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达32400亿元,同比增长近5%。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助力下,2025年1–7月全国农产品线上销售增长了7.4%。
电商平台正成为拉动乡村经济的重要助力,从出不去到走出去,再到稳就业与促增收,电商西进的价值不只是改变了商品的流向,更是在重塑一整个地区的经济版图。
拼多多通过降低电商综合运营成本,把更多农特产品推向全国,同时也把产业链和就业机会留在了当地。对于西部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消费方式的转型,更是一场深层次的产业振兴。
电商的价值,从来不止于一单交易,而在于它如何改变人与商品、城乡与区域之间的连接。拼多多在西部的探索,是一次持续打破边界的实践,从消费方式到产业链条,从个体生活到区域经济,电商西进正在让更多普通人共享发展的红利。
来源:鹿鸣财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