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记住这句话,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驰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
德祥瑞《活法》读书会
《活法》第五章
因果必报,但需要时间。记住这句话,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驰不倦,行善积德,坚持不懈。
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标在哪里?对于这个人生最基本的问题,我认为必须从正面回答。
我的答案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稻盛和夫
每组分享感悟
在本次读书会,由三组组长担任主持人。参会人数25人,发言人数5人。发言人结合自身工作与生活的情况,分享《活法》第五章的深刻感悟。
读书会精彩分享
三组侯主任分享:
我个人感觉主要是探讨了左右人生的两种无形的力量命运与因果报应法则。 尽管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轨迹,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善行和因果报应法则来改变它。通过不断积累善行,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使人生更加美好,只要我们播撒善意的种子,就一定能够收获美好的果实。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灵魂修炼,而努力工作和行善积德是磨炼灵魂的重要方式。
二组许珍分享:
主宰人生的两只看不见的手,一只叫命运,一只叫因果报应法则。命运是经纱,因果报应是纬纱,两者交织而成人生之布。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从农耕时代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都是人类不满足现状,改变命运的体现。
从长远来看,诚实的人,坚持行善积德的人不会总是倒霉,而懒散的人,不负责任的人也不会一直荣耀。积德行善没有立刻见到报答,好比草里的冬瓜,即使肉眼看不到,它照样茁壮成长,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
多做善事,工作就一定能顺畅,人生就一定能幸福。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一组邢经理分享:
本章,稻盛和夫对人生本质与精神成长的思考,如同一场深刻的心灵对话,让我对生活的意义有了更纯粹的认知。
书中反复强调“提升心性是人生的核心课题”,这一观点打破了我对 “成功” 的片面理解。以往总认为,达成物质目标、获得外界认可便是圆满,却忽略了内心的修炼。稻盛和夫指出,人在成长中需不断打磨心性,以谦逊替代傲慢,以包容化解偏执,以感恩对抗抱怨。这种内在的提升,无关外在条件,而是源于对自我的持续审视与修正,它能让人在顺境中保持清醒,在逆境中守住平和,成为支撑人生走得更远的精神基石。
来源:舌尖上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