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港姐三强丑到扎眼!冠军嘴歪像苦情戏女主,哈佛美女却陪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15:22 1

摘要:先给没看的朋友捋捋情况。9 月底港姐决赛刚落幕,三强名单一公布,评论区直接被 “劝退” 留言刷屏。冠军陈咏诗,顶着 “艺术体操冠军 + 博士在读” 的光环,可镜头一拉近,嘴歪得明显,眼下泪泡又重,笑起来都透着股苦相,网友吐槽 “这不是苦情戏女主走错片场了?”

2025年香港小姐竞选落幕,三强出炉,网友炸锅——不是惊艳,是惊吓。

冠军陈咏诗,嘴歪泪泡一脸苦相;亚军施宇琪,同手同脚像机器人短路;季军袁文静,粤语都说不利索,全靠“斯坦福博士”头衔硬撑。

合照一出,网友哀嚎:“说好的 “香港明珠” 选美大赛,是‘高学历女性职业推介会’吧!”

先给没看的朋友捋捋情况。9 月底港姐决赛刚落幕,三强名单一公布,评论区直接被 “劝退” 留言刷屏。冠军陈咏诗,顶着 “艺术体操冠军 + 博士在读” 的光环,可镜头一拉近,嘴歪得明显,眼下泪泡又重,笑起来都透着股苦相,网友吐槽 “这不是苦情戏女主走错片场了?” 还有人调侃她 “武大郎的身高,林黛玉的苦相,站 C 位像蹭镜头的群众演员”。

再看亚军施宇琪,背景更吓人 —— 剑桥工程硕士,航天科技精英,家里五代都是剑桥学霸,妥妥的 “学霸天花板”。可一上舞台,这位高材生直接 “现原形”:走路同手同脚,跟机器人程序短路似的,台下采访还能侃侃而谈,一到台上就 “沉默如鸡”,连基本的台风都没有。更惨的是,才 27 岁的她,因为身材微胖,被网友骂 “像阿嫲”,据说为了参赛她还减了 40 斤,结果还是没逃过年龄焦虑的暴击。

季军袁文静更离谱,斯坦福传播学博士,在北京当白领,为了参赛特意请假一个月恶补粤语。可决赛现场一开口,粤语说得结结巴巴,跟小学生背课文似的,台风更是平淡到让人记不住,全程靠 “斯坦福博士” 的头衔撑场面。网友直言:“这要是没个博士文凭,怕是连海选都进不了吧?”

最让人心疼的是哈佛硕士李尹嫣,颜值在线,五官精致又大气,粤语说得流利自然,泳装环节身姿挺拔,问答环节反应敏捷,连评委都忍不住夸 “综合素质满分”。结果呢?这么优秀的姑娘,最后只拿了个 “最上镜小姐” 的安慰奖,连三强都没进。网友替她抱不平:“这哪是选港姐,这是选‘学历证书’吧?哈佛硕士比不上斯坦福博士,合着现在看的不是脸,是简历厚度?”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以前的港姐有多绝。八九十年代的港姐竞选,那才叫 “神仙打架”,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颜值与气质并存的大美人。李嘉欣当年一亮相,美得让人窒息,五官精致到挑不出毛病,到现在还是 “港姐颜值天花板”;袁咏仪虽然性格大大咧咧,但长相明艳,笑起来特别有感染力,一眼就能记住;郭蔼明更厉害,硕士学历,却一点不 “书呆子气”,气质优雅又高级,真正做到了 “美貌与智慧并存”;还有张曼玉,刚开始没被看好,却凭着独特的韵味和灵气,一步步逆袭成影后,用实力证明港姐不止看脸。

那时候的港姐,“美” 是底线,学历和才华是加分项。观众看选美,是为了欣赏美人,感受那种惊艳的感觉。可现在呢?TVB 好像完全跑偏了,高层乐易玲一直强调要选 “高素质、高学历” 的选手,结果把选美变成了 “高学历女性职业推介会”。舞台上不是比颜值、比台风,而是比谁的文凭更硬,谁的简历更亮眼,红毯都快变成 “学术答辩现场” 了。

有网友说得特别到位:“我们看港姐,是想养眼,不是想仰望别人的简历。要是想选学霸,直接去高校招聘会不就行了?何必占着‘港姐’的名头?” 更有人吐槽,现在的港姐竞选,就像 “皇帝的新衣”,TVB 用 “高学历” 掩盖 “颜值危机”,用 “内涵” 粉饰 “审美降级”,以为把 “博士、硕士” 的标签贴满,就能糊弄观众,结果反而引来更大的嘲讽。

其实大家不是反对高学历,而是反感这种 “舍本逐末” 的操作。港姐本来是香港的文化名片,是全民关注的娱乐盛宴,现在却变成了 “小圈层自嗨”。以前港姐决赛,全家围在电视前看,第二天上学上班还能讨论半天;现在呢?除了吐槽的网友,没几个人真的关心结果,连话题热度都撑不过一天。

还有人翻出以前的港姐照片对比,越看越心梗:“以前的港姐能靠颜值出圈,现在的港姐只能靠‘丑’上热搜。TVB 要是再这么搞下去,港姐竞选迟早要凉。” 甚至有网友调侃:“明年是不是要选诺贝尔奖得主参赛?到时候不用比别的,直接晒获奖证书就行了。”

说真的,观众想要的其实很简单:一个颜值过关、台风稳健、有点个人魅力的港姐。就像郭蔼明那样,有学历但不张扬,有美貌更有气质,这样的港姐才能让人信服,才能撑起 “香港文化名片” 的名头。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 “学历” 当遮羞布,选出来的三强连基本的 “赏心悦目” 都做不到,还硬要往 “高素质” 上靠。

现在港姐的口碑已经跌到谷底了,要是 TVB 还不醒悟,继续抱着 “高学历优先” 的错误标准不放,迟早会失去最后一批观众。毕竟,大家看选美是为了放松,为了欣赏美好,而不是为了看一场 “学术秀”。

最后想问一句:TVB,你还记得港姐最初的样子吗?
港姐不是“高知女性招聘会”,是香港的一张文化名片。
别再用“学历”掩盖“颜值危机”,别再用“内涵”粉饰“审美降级”。

否则,下次网友不骂“丑”,直接问:“今年港姐,还办吗?”

来源:脑洞时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