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创新篇】强改革,固根基,解民忧,构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7 20:44 1

摘要:2025年,宜城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健康宜城”建设,坚持干字当头、乘势而进、进中提质,以更强的信心定力和责任担当推动卫生健康事业

宜城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志伟

2025年,宜城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健康宜城”建设,坚持干字当头、乘势而进、进中提质,以更强的信心定力和责任担当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提质增效。

高举改革旗帜

深入推进医改攻坚

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组建医共体总医院,成立医共体建设协调机制办公室,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摸清理顺全市医疗机构现状,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方案,整合现有医疗资源,落实医共体内医院逐步实现“六不变、七统一”管理。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做到资源共享、技术下沉、人才流动,促进医疗服务整体提升。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付、医院控费、临床路径等三项管理。探索实施DIP付费、病种付费、床日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相结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围绕省、市“两年见成效”的目标,全力抓好《关于推动公立医院深化改革和严格规范管理的意见》的贯彻落实。持续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因地制宜完善“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统筹推进“编制、薪酬”等改革任务。加快疾控体系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疾控和监督机构重组合并改革,明确功能定位,进一步落实、落细职能职责,提升专业能力和工作效能,筑牢织密公共卫生安全网。

探索发展路径

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认真落实省、市卫生健康工作部署要求,深化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建设,加强病理、儿科、麻醉、精神、重症、感染等专科能力建设。推动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提档升级,巩固市妇幼保健院“二甲”妇幼保健院评定成果。加快推进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宜城医院建设,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加快推进市中医医院病房医技综合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推进市人民医院内科A区改造,提升群众就医便利化和患者就诊舒适度。突出就医智能化、便捷化,依托市人民医院数智化病理中心,加快推动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建成标准化病理科建设。同步加快人员培养和设备调试,及时完成与省病理远程服务平台对接。依托襄阳市一体化信息平台,增设我市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模块,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市域内不同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能够互联互通互认。加强镇(办)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医疗机构新增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丰富基层医疗服务内容,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康需求,让中医适宜技术更好地惠及基层百姓。全方位加强民营医院依法执业监管,针对机构、人员资质、临床应用、质量安全管理等规范执业行为,发挥民营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中的补充作用。

聚焦民生所盼

筑牢坚实健康保障

积极探索完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举措,结合国家、省市政策要求,有序衔接做好二孩、三孩生育配套支持和计生奖扶政策,加强母婴健康保障,推进普惠托育服务发展,建成3家普惠托育示范机构。持续做好暖心家园、向日葵亲子小屋、省级优生优育指导中心、青春健康教育等项目工作。着力增加老年健康服务供给,支持11个镇(办)卫生院通过家庭医生签约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服务,在基础性签约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服务。支持发展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引导部分医疗机构动态推开安宁疗护服务。稳步推进健康宜城建设,深入开展健康宣讲活动,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继续开展“323”攻坚行动,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加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力度,有效降低虫媒传染病传播风险。积极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年-2027年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的要求,全市公立医院要实现儿科服务全覆盖,增强儿科服务供给,提高儿科服务比例,完善精神专科体系建设。加强儿科和精神科专业人才培养,推动拓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持续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和救治救助。结合国家8项为民服务实事,推行“潮汐式”门诊管理、特殊群体送医、专家周末坐诊等各项便民服务措施,推进服务人性化,缓解“看病繁”等问题。加强医患沟通、完善便民设施设备,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奋力打造襄阳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筑牢坚实的健康保障。

春华秋实又一载,勤耕厚积物丰成!宜城市卫生健康局将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勇于创新,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在宜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宜城新篇章提供坚强的健康保障。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