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千年人口都没有过亿,清朝人口为什么能突破四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7 18:50 1

摘要:强汉盛唐被吹得天花乱坠,可人口顶天也就七八千万,反倒是总被骂闭关锁国的清朝,硬生生把人口从战乱后的千万级一路飙到四亿。

强汉盛唐被吹得天花乱坠,可人口顶天也就七八千万,反倒是总被骂闭关锁国的清朝,硬生生把人口从战乱后的千万级一路飙到四亿。

政策松绑——从“不敢生”到“拼命生”你绝对想不到,清朝人突然狂生孩子,居然是因为皇帝不!收!人!头!税!了!

过去历朝历代都按人头收税,家里添丁就得交钱,农民一看生娃=破产,要么咬牙交税饿肚子,要么狠心溺婴换活路。

比如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一户农民生了五个孩子,结果为了交税卖了三亩地,最后全家饿死俩娃,惨到县志都写“民多弃子于野”。

可到了康熙五十年,老爷子大手一挥:以后生娃不收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更绝,直接搞“摊丁入亩”——谁家地多谁交税,没地的穷光蛋连税都省了。

这下可好,老百姓终于敢敞开了生了。

更绝的是乾隆,这老哥一边减税一边发种子

听说福建人陈世元会种红薯,立马赏他顶戴花翎,还让全国推广《甘薯录》,愣是把红薯种成了“保命神器”。

你想想,过去闹旱灾得易子而食,现在啃两口红薯就能活命,谁还怕养不活孩子呀?

农业革命: 玉米土豆才是真“功臣”但光靠政策可喂不饱四亿张嘴,真正的大杀器是地里冒出来的“洋玩意”——玉米、土豆、红薯!

这些美洲来的“黄金作物”有多猛?一亩土豆顶十亩小麦,种在石头缝里都能活。

明朝人还嫌它们“长得丑、没文化”,清朝官府却玩命推广。

乾隆年间四川闹饥荒,巡抚硬是靠红薯让灾民撑了三年,老百姓跪着喊“番薯青天”。

更绝的是玉米——这玩意儿能榨油、能喂猪,秸秆还能盖房。

就连边疆荒漠都被开发成粮仓

乾隆搞“湖广填四川”,湖北人带着锄头进川,把战乱荒废的盆地种成了“天府之国”

东北黑土地更夸张,山东移民闯关东开荒,种出的高粱堆得比山高,养活的人口比明朝多三倍。

史学家统计,光这些美洲作物就让清朝多养活了2亿人——相当于凭空变出四个唐朝。

可别以为人口爆炸全是好事,清朝的“催生狂欢”其实埋着惊天大雷! 。

四亿人挤在18世纪的农业社会,人均耕地从明朝的5亩暴跌到1.7亩。

更惨的是医疗——孩子生得多死得也多,北京城外的乱葬岗天天堆满夭折婴儿。

就连引以为傲的边疆开发也成了灾难,蒙古草原被汉人犁成农田,游牧民族没了牧场,只能跟着白莲教造反。

当西方用蒸汽机开启工业革命时,乾隆还在忙着给红薯写诗。

四亿人口没转化成生产力,反而成了人肉电池——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在日记里吐槽:中国农民像蚂蚁一样多,却穷得连茶叶都喝不起。

等到鸦片战争爆发,清军还在用明朝的火铳,四亿同胞愣是被两万洋兵揍得找不着北。

史学家痛心疾首:这不是人口红利,是人口泥潭

如今再看这段历史,清朝用政策松绑+农业革命创造了人口奇迹,却因忽视科技转型坠入深渊。

来源:公子宋谈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