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水稻黄金灌浆期,倒伏不可小觑:水肥管理、防病虫全流程解析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16:19 2

摘要:9月,正是南方水稻灌浆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倒伏高发期!一旦倒伏,不仅产量打折,籽粒饱满度下降,收割成本还会大幅增加,甚至增加病虫害风险。很多农户明明辛苦管理,却因为倒伏损失惨重。小徐梳理水稻倒伏的原因与防控关键点,帮你稳住产量和品质。

9月,正是南方水稻灌浆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倒伏高发期!一旦倒伏,不仅产量打折,籽粒饱满度下降,收割成本还会大幅增加,甚至增加病虫害风险。很多农户明明辛苦管理,却因为倒伏损失惨重。小徐梳理水稻倒伏的原因与防控关键点,帮你稳住产量和品质。

�� 倒伏原因分析

1️⃣ 品种因素
水稻品种不同抗倒伏能力差异大。株高、茎杆细长、叶片宽长、茎秆韧性差的品种,在风雨或大雨天气下极易倾倒;茎秆粗壮、质地坚硬、株型矮、根系发达的品种则抗倒能力强。中、多穗型、叶片宽大、群体密集的品种,基部茎秆支持力弱,也容易发生“浅根倒”“茎弯倒”或“茎折倒”。

2️⃣ 栽培方式不当
密度过大或播种分蘖苗数不均,会造成稻株通风透光差,光合作用受阻,基部茎秆细弱、徒长,极易倒伏。直播水稻因秧苗入土浅,加上深水或长时间灌水,根系扎根浅,根系支持力差,遇风易倒。插秧过密、封行过早同样会影响稻株基部茎秆的生长,增加倒伏风险。

3️⃣ 水肥管理不当
氮肥过量或施用时期不合理,是水稻倒伏的主要原因之一。氮肥过多会导致植株生长过旺、茎叶徒长、穗部重心上移,稻株“头重脚轻”。同时,灌溉过深、长期淹水、排水不及时,会造成根系缺氧、茎杆柔软,抗倒能力下降。施肥不均或氮高钾低也会导致部分植株倒伏。

4️⃣ 病虫草害影响
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病等病虫害会破坏茎秆组织,使水稻茎秆变脆,稍遇风雨就易倒伏。恶性杂草如千金子、稗草等会与水稻争光争肥,导致植株徒长、茎杆细弱,也增加倒伏风险。

5️⃣ 环境因素
生育后期出现强风、暴雨,或地块位于风口、土壤疏松、含沙量高,都会加大倒伏概率。特别是灌浆后期,水稻籽粒灌浆阶段茎秆承重增加,一旦遭遇极端天气,倒伏损失最大。

�� 防控措施

1️⃣ 选用抗倒伏品种
选用株型较矮、茎杆粗壮、根系发达、叶片直立的高产抗倒品种,同时兼顾抗病虫害能力。因地制宜选择2-3个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品种,既能保障产量,也能降低倒伏风险。

2️⃣ 合理密植
控制播种量和分蘖苗数,避免群体过密。疏松合理的田间结构有利于通风透光,茎秆健壮,增强整体抗倒能力。直播稻尤其要关注苗数和行距,避免基部茎秆细弱。

3️⃣ 科学水肥管理
总氮施用量适中,施肥均匀,防止生长过旺。拔节至灌浆期适量补钾壮秆,增强茎秆韧性。灌水采用“浅水勤灌、前水不见后水”原则,保障根系呼吸和扎根深度。施肥结合叶面微量元素和硅肥,可增强茎秆抗倒能力,提高水稻抗逆性。

4️⃣ 病虫草害防治
及时清除田间恶性杂草,防止稻株与杂草争光争肥;病虫害高发期要精准施药,尤其是稻飞虱、纹枯病等,选择高效低毒农药,确保茎秆健康。晴天施药,保证药效充分发挥。

5️⃣ 适时晒田
分蘖末期、灌浆期进行排水晒田,提高根系活力和抗倒能力。晒田不仅改善土壤通气,还利于稻株基部茎秆充实,减少倒伏发生。

�� 总结
9月正值水稻灌浆后期、籽粒灌浆充实阶段,是倒伏高发期。抓住品种选用、密植控制、水肥管理、病虫防控、晒田调控五大关键点,能有效降低倒伏风险,保证水稻产量与品质,让农户轻松度过最关键的后期管理阶段!

来源:农业助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