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他的龙舟驶离通惠河时,传国玉玺不慎坠入粪桶,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汗却无暇顾及 —— 这座由忽必烈亲手打造的帝国都城,此刻已燃起熊熊大火。
1368 年深秋,徐达率领的明军兵临大都城下。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带着后宫妃嫔和宗室子弟,趁着夜色仓皇北逃。
当他的龙舟驶离通惠河时,传国玉玺不慎坠入粪桶,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汗却无暇顾及 —— 这座由忽必烈亲手打造的帝国都城,此刻已燃起熊熊大火。
从 1271 年定国号为 “大元”,到 1368 年仓皇退出中原,这个疆域横跨欧亚的庞大王朝,仅仅存在了 98 年。
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不解,元朝曾是何等辉煌的帝国 —— 疆域横跨欧亚,兵力横扫四方,实现了大一统的格局,可为何撑不到百年就走向崩塌?
要知道,汉朝享国四百余年,唐朝近三百年,宋、明也都超过两百年,元朝这般 “短命”,实在令人唏嘘。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元朝有着明确的 “四等人制”,什么将全国人口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且在各个方面有着严格区分。
事实上,在目前已知的元代官方文件中,并未发现有将臣民明确划分为四等的法令。“四等人制” 这一概念,是民国初期学者在研究元史时总结概括出来的,并非元朝当时的正式制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元朝不存在严重的民族压迫现象。
例子信手拈来,如1283 年,元大都的街头,发生了一起震惊帝国血案。蒙古贵族阿合马因生意纠纷,当街打死了汉商张三,最终仅被罚五十两烧埋银了事。
虽说找不到 “四等人制” 的官方律令,但在《元史・刑法志》里却能看到类似体现民族不平等的条文:“诸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 ,这无疑是民族压迫的有力佐证。
忽必烈统一中国后,虽未以明确制度规定四等人的划分,但在实际政策执行中,民族间的差别对待十分明显。
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里记载,江浙行省甚至规定 “南人不得持寸铁”,1348 年台州盐民张士诚因为私藏一口煮盐铁锅,竟被残忍地砍断右手。
在政治权利上,汉族官员的晋升之路也异常艰难。以科举制度为例,1315 年恢复科举时,蒙古人与汉人分开考试,蒙古考生的题目难度远低于汉人,录取比例却高达一半。
“孔庙阶前雪,尽作泪痕冰” 的诗句,道尽了汉人的屈辱。
从种种现象来看,元朝虽无白纸黑字的 “四等人制”,但民族压迫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不止这一点,经济上无休止的掠夺,满族皇帝贵族们骄奢淫逸的生活,那真是喝人血吃人肉,罄竹难书。
咱就挑一个真实的故事讲:
1329 年元文宗图帖睦尔统治期间,陕西大旱,宣慰使李罗拿着三袋胡椒欲哭无泪。这是朝廷给他的俸禄,可在颗粒无收的关中,这点香料连半斗米都换不到。
与此同时,泉州港的码头正将十万斤胡椒装上晋王也孙铁木儿的私船 —— 这些本应赈灾的物资,将经威尼斯商人之手变成欧洲贵族的奢侈品。
这便是元朝独创的奇葩的所谓 “折俸制”:官员俸禄一半发实物,一半发纸币。可实物往往是香料、绸缎等无用之物,纸币则因滥发而飞速贬值。
这还是公务员,小老百姓更难,如1350 年朝廷发行 “至正交钞” 后,换言之,朝廷又双叒叕。无节制滥发纸币,远超市场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
《庚申外史》记载 “京师米价涨至钞二十贯一斗”,短短几年通胀率突破 2000%。河北老农王二攒了一辈子的一贯钞,早上能买三个馒头,中午就只够买半个。
江南百姓的遭遇更令人诧异,按道理说,黄道婆改良纺机后,松江府织户的生产效率提升十倍,这是大好事,促进手工业发展,大家都有钱赚才对!但《农桑辑要》记载的代价是 “每岁饿殍三万”。
为啥?好,质量好效率更好,哪被搜刮的更多任务更重,官坊每天要织出百匹金锦,大部分被运到大都供贵族挥霍,像武宗海山甚至用十万锭钞打造金丝楠佛龛。
而苏州织户在监工的鞭打下,没时间休息没时间吃饭屎尿拉当场,活活累死者多矣,每织一匹 “纳石失” 金锦,据统计就有三具尸体被抛入运河喂鱼虾。
就是这么毫无希望的货币政策,导致1336 年苏州出现了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诡异景象:富户们将银锭熔成南瓜形状埋入地下。这不是疯癫,而是绝望 —— 当货币变成废纸,当劳动换不来温饱,只有实物才值得信赖。
可这种财富窖藏导致市场白银流通量暴跌四成,加速了经济循环的断裂。
正如《农田余话》记载,当时 “市井交易,俱用实物,钞币形同废纸”,最终动摇国本。
把老百姓和中基层公务员不当人也罢了,统治阶级内部,也是为了权力杀戮不断,权臣奸相把持国政,真是一个野蛮的禽兽王朝。
如1328 年大都皇宫,权臣燕铁木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竟然一刀活活砍死泰定帝心腹倒剌沙,鲜血溅在旁边的《农桑辑要》奏章上,将 “劝课农桑” 四个字染得通红。
这便是元朝著名的 “天历之变”,短短一个月内,皇位像皮球一样被抢来抢去,最终七岁的图帖睦尔被推上龙椅,也就是元文宗,燕铁木儿则成了实际掌权者。
这种权力厮杀在元朝后期成了常态。从 1307 年到 1333 年,二十六年换了八位皇帝,平均三年一次政变。
1340 年脱脱政变时,深夜率怯薛军包围寝宫,权臣伯颜被逐时 “所携府库金银装三十车”。《元史・顺帝本纪》记载。
最讽刺的是为皇帝理财无所不用其极的所谓专家西域回回色目人阿合马的结局。
1282 年千户王著因不满阿合马专权贪腐,假称太子令旨将其刺杀震惊帝国。可当官兵进驻在阿合马家中却发现 这绝对是个史上排进前三的大贪。
家中各处,塞满大量用搜刮江南百姓的财富铸成的金丸。(《马可波罗行纪》)。这位号称能 “富国” 的大臣,其实只是将江南百姓的财富装进自己腰包。
所谓,气数已尽,如果说政策面,统治力,人为的已经烂到骨子了。还有天灾不断,这倒不是什么天人感应,算是巧合。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研究》中指出,1330-1360 年中国恰好处于小冰期,黄河流域年均温下降 1.5℃,农作物大量减产。《元史・五行志》更记载,1344-1359 年全国发生 27 次大疫,1358 年河南 “人相食” 的惨状被波斯史家拉施特载入《史集》。
绝对气候反常,导致天灾蝗灾,但统治者冷血无情。如1337 年河北蝗灾,蝗虫飞过的地方,庄稼被啃食殆尽真定路达鲁花赤不仅不赈灾,反而强征 “灭蝗捐”;说要给神仙 “上供祈福”。百姓忍无可忍,拿着锄头揭竿而起,虽然很快被镇压,但火种已经点燃。
1354 年江淮又大疫,太医院却奉旨炼制 “补髓接命丹” 供顺帝享乐。当济宁路监司的灾情奏折被压在宣政院佛经下时,他的儿子正在流民中被活活饿死 —— 这是《农田余话》记载的真实惨剧。
面对空前灾难,还剩最后一口气的元政府的表现堪称灾难。
具体内容请移步xi ma la ya da li shi,欢迎shou ting。
来源:大力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