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妇联、火塘议廉、技能培训、教育等工作获柳州日报报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7 19:21 1

摘要:“水坝被冲毁快两年了,一直没有重建,粮食生产如何保障?我们一定要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记在心间,及时解决。”邓蓉倩坚定地说。四荣乡纪委以问题为导向,将永安村边家屯“火塘议廉”收集到的问题,当作重要的事情来抓。为此,乡纪委组织人员通过到实地、访民情、查资料等形式,

柳州日报

融水专刊

——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3月14日,初春的融水苗族自治县乍暖还寒、阴雨绵绵,该县四荣乡永安村边家屯的村民围坐在“火塘议廉”示范点,几口热气腾腾的油茶下肚,大家就打开了话匣子。

“纪委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真好,那些荒了近两年的农田,终于又有水了。”

……

“我要种稻谷、养禾花鲤,再也不担心干旱了。”

面对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出心中的感激。

事情还得从去年3月的一次“火塘议廉”活动说起。

当时,四荣乡纪委组织人员到永安村边家屯开展“火塘议廉”活动,但围坐在火塘边的村民却欲言又止,顾虑重重。

“不用担心,你们有什么困难和需求大胆说出来,我们就是来帮大家解决问题的。”四荣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邓蓉倩说。

经过一番鼓励,村民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烦恼。

“我想种稻谷,但插秧之后没几天田里的水就干了,该怎么办?”

“要解决干旱问题就要建水坝,把山泉水引入田里。”

“我们曾经用石头砌水坝,但一场大雨把水坝冲垮了。”

原来,2022年6月18日,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将水坝冲毁,涉及全屯59户232人的20多亩农田不能引水灌溉,也无法种植水稻。

“水坝被冲毁快两年了,一直没有重建,粮食生产如何保障?我们一定要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记在心间,及时解决。”邓蓉倩坚定地说。四荣乡纪委以问题为导向,将永安村边家屯“火塘议廉”收集到的问题,当作重要的事情来抓。为此,乡纪委组织人员通过到实地、访民情、查资料等形式,对边家屯水坝冲毁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同时,给涉农乡直部门下发了《监察建议书》,并约谈相关人员。在乡纪委监督推动下,去年8月中旬,相关部门安排施工队进行边家屯水坝建设。经过4个多月的施工,一座长19米、宽10米、高4米多的水坝和一条长21米的水渠重建完成。

“把山泉水引入农田,我又可以种田、养鱼了。今年我要种6亩优质稻谷,期待大丰收。”边家屯村民潘国全高兴地说。

通过“火塘议廉”议出了“饱水田”,是该县纪委监委为民办实事好事、解民忧暖民心的一个缩影。“我们依托‘火塘议廉’收集意见和建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为了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该县纪委监委结合民族特色,以苗族火塘为平台,创办了“火塘议廉”示范点,让群众在火塘边说家风传承、讲廉洁自律、谈村民自治、话遵纪守法及监督干部作风、乡村振兴建设等,架起了一座与群众良好沟通的桥梁。围绕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实施情况及惠农政策落实、低保评定等内容,以“火塘议廉”为平台,通过“讲廉、议廉、评廉、晒廉”等形式,加大监督力度。对于资金、项目等落实不到位和干部服务令群众不满意等问题,将形成材料上报纪委,防止“微腐败”发生。

如今,“火塘议廉”不仅是村民参与监督的方式,也是村屯化解矛盾纠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加大酒驾醉驾整治力度,以及推行孝贤之家等活动的有效载体,助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目前,该县已创建“火塘议廉”示范点22个,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通讯员:龙林智、覃天阳)

——融水妇联2024年工作综述

2024年,融水苗族自治县妇女联合会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主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履行引领、服务、联系职能,在思想政治引领、创业创新推动、家庭文明建设、维权关爱服务以及组织建设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县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巾帼画卷。

强化思想引领,筑牢妇女信念根基

一年来,融水妇联将思想政治引领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开展“桂姐姐”大宣讲活动,全年共举办186场,覆盖群众13497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走进妇女群众心间。为提升宣讲水平,“桂姐姐”宣讲团还举办了山歌培训班,150人参与其中,通过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传播党的政策。同时,积极加强宣传工作,一年来,各级媒体采用宣传融水妇联工作稿件138条,其中市级以上媒体采用71条,在“融水女性”微信公众号推出37位“巾帼榜样”事迹及251篇工作报道,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巾帼建功氛围。

激发创业活力,助力妇女建功立业

在推动妇女创业创新方面,融水妇联积极培育广西金绣球居家灵活就业基地1个——广西融水隔花吟草苗族服饰有限公司。以此为依托,在“妇字号”基地组织开展手工纺织、刺绣、种植、养殖等培训15期,培训653人;开展研学32场,接待各地研学师生6350人;组织“女能人”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举办学生培训32期,培训1605人次,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还为妇女创业就业拓宽了道路。

弘扬家庭新风,推动文明家风建设

融水妇联致力于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搭建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宣讲平台,组织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等开展清廉家庭建设“六个一”系列活动。签订廉洁承诺书7821份,上廉政党课264堂,开展廉政家访455次,观看警示教育片184部(次),赠送廉政书籍1359本,征集好家训858条。同时,加强与其他清廉单元融合共建,组织开展清廉家风文化主题活动43场次,参与人数3114人;通过宣传阵地开展宣传教育、学习交流活动108场次,参加活动5534人,以良好家风涵养社会文明新风尚。

聚焦维权关爱,守护妇女儿童权益

在维权和服务工作中,融水妇联依托各类维权机构,为妇女儿童提供坚实保障。全年提供法律援助224人,受理并办结热线求助7件、来访7件,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30件,调处成功19件,调解成功女职工劳动权益案件16件,组织帮教活动4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60人次。在关爱帮扶工作上,联合相关部门完成“两癌”免费筛查6800人,举办妇女健康知识培训班23期,受益妇女892人;争取各类资金74.56万元,资助287名春蕾女童和困难学生,为患病妇女发放救助金、捐赠义乳和“两癌”保险,发放慰问物资价值17.15万元;还积极开展“爱心妈妈”关爱服务活动,对全县孤儿、事实孤儿和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后续精准关爱帮扶奠定基础。

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妇联工作基础

融水妇联持续加强“党建带妇建”,在新领域新建妇联组织3个,组织开展执委联系点活动4次,受训220人次;举办基层妇女领头雁培训班1期,152名乡镇、村(社区)妇联主席及县妇联干部、执委参加培训,有效提升了妇联干部队伍素质和履职能力,为妇联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025年,融水妇联将继续凝心铸魂、精准施策、融合共促、凝聚共识,在党建引领下,持续推进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好融水贡献巾帼力量,续写新时代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新篇章。(通讯员:覃美)

3月22日晚,融水苗族自治县风情苗乡景区大剧场灯火璀璨、歌舞飞扬,由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以及融水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文化列车进苗乡”乡村振兴主题晚会在这里精彩上演(见上图),千余名苗乡群众与铁路职工、高校师生共同欣赏这场文化盛宴。

晚会以“壮美之路”为开篇,情景演唱《讲述,我的第一书记》,以真实故事为原型,生动刻画了驻村第一书记扎根苗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感人画面。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合唱团带来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好汉歌》等歌曲联唱,将西北工业大学的豪情与苗乡民族风情巧妙融合,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整台晚会紧扣乡村振兴主题,既有苗家儿女的原生态歌舞《呀呜,幸福苗山》《担酒苗妹》,也有铁路职工原创歌曲《穿越时光的慢火车》《沿着铁路看变迁》,通过艺术形式展现铁路网如何串联苗乡山水,激活当地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动能。情景剧《123,去旅行》生动演绎广西铁路事业的发展成就,展现铁路网为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带来的便利。

晚会尾声,全体演员共同演绎歌舞《灯火里的中国》,舞台背景中飞驰的高铁与苗寨灯火交相辉映,生动体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协同发展。(通讯员:覃美)

3月13日至19日,融水苗族自治县就业服务中心联合融水红叶职业培训学校开展时尚彩妆职业技能培训(见上图)。23名本地待业妇女获得了免费技能提升培训“大礼包”,其中7名脱贫户女学员还享受到50元/天的培训期生活补贴,助力苗乡妇女掌握就业技能、拓宽增收渠道。

课堂上,培训老师耐心教导,还结合融水民族文化特点,注重挖掘苗族文化元素,将传统服饰特色与现代彩妆技术有机结合,通过“纸上设计妆面”“真人实操演练”等环节,让学员在掌握基础技能的同时,创新设计出带有苗族风情的妆容造型。培训还融入防艾、消防安全、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知识培训,全面提升学员就业竞争力。

下一步,县人社部门将结合市场需求和妇女求职意愿,开展保育师、母婴护理、头皮护理、养发洗护等有利于女性就业的优势工种培训,帮助更多妇女实现“家门口”高质量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她力量”。(通讯员:秦胜聪、蒙成远)

黄立萍开展少先队活动。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教育领域,有这样一位女性,用29年的坚守与奉献,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她就是融水少先队总辅导员、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主任、团县委兼职副书记黄立萍。

“眼里有光,心里有梦。我一直是一个追光者,循着光的方向不断前进。”这是黄立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多年来的真实写照。自1996年投身少先队工作以来,她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黄立萍非常注重少先队员的日常教育和活动组织,经常到各个学校开展少先队活动,面向家长、中小学和社会宣传少先队工作和教育理念,让少先队员们在良好氛围、多彩活动中健康成长。

“黄老师就像我们的大朋友,总是鼓励我们勇敢表现自己,我在黄老师的带领下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感觉自己变得更勇敢、更自信了。”城北小学少先队员覃湘尧说。

在黄立萍心中,教育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精神。因此她非常注重培养新一代的少先队辅导员。2022年,在黄立萍指导下,融水成立了第一个县级少先队名师工作室——融水“何丹亚”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开展全县少先队工作。

融水“何丹亚”少先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何丹亚说:“黄立萍总辅导员是我职业生涯的引路人,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我们,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她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我将努力成为像她一样的优秀辅导员。”

在黄立萍的带领下,融水的少先队辅导员们先后荣获2024年柳州市辅导员技能比赛三个特等奖,一个一等奖;2024年广西辅导员技能比赛区级二等奖;广西活动课比赛二等奖……这些荣誉是黄立萍所带领的辅导员团队专业素养和辛勤付出的体现。

“黄主任总是用微笑面对工作中的每一个挑战,她的热情和执着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是我们少先队工作的‘领航人’,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副主任周燕妮说,“她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黄立萍先后荣获“广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柳州市优秀少先队总辅导员”“柳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我将继续保持眼里有光的状态,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黄立萍表示。(通讯员:龚远虹、蒙成远、欧振波 )

在养殖基地开展监督检查。

融水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紧盯生态环保责任落实,会同融水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围绕污染防治、岸线复绿及农村污水处理等重点工作,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护航生态环境保护,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龙林智)

来源:游乐场杰西5W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