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古代权贵日子奢侈得飞起,可这些故事真摆在咱们面前,有时候比电视剧里的桥段还离谱。尤其是“美人”这一环,说是用来点缀生活吧,其实更像是权势炫耀的小把戏。可在灯红酒绿的表面,藏着多少不甘和心酸?有些事想想都让人后背发凉。
古代权贵奢靡生活中的“美人彰显”:背后的残酷与悲哀
都说古代权贵日子奢侈得飞起,可这些故事真摆在咱们面前,有时候比电视剧里的桥段还离谱。尤其是“美人”这一环,说是用来点缀生活吧,其实更像是权势炫耀的小把戏。可在灯红酒绿的表面,藏着多少不甘和心酸?有些事想想都让人后背发凉。
你要是随便翻翻正史野史,经常能碰到让人咂舌的段子。比如说那位出名的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名头响亮,行事风格也够大胆。最著名的就是“羊车望幸”。传说这位老兄一高兴,就让宫女们打扮成各种样子,尤其爱让她们“装羊”,然后坐上羊拉的小车,绕着宫里走。看谁运气好羊拉到哪,那天晚上他就宠幸谁。有点像抽盲盒,不过开的可不是啥宝贝……
有时候想,这些“游戏”,对司马炎而言或许就是排遣寂寞、显示身份的花活。可对于那些女孩——或许她们还没来得及适应宫里的冷暖规矩,就得在一群表情木讷的小羊和稀奇古怪的装束里“等命运宠幸”。有些人也许连皇帝的脸都没看清楚,就一辈子埋在了那幽深的后宫。谁的青春,不曾幻想点微光呢?可在宫女们的世界里,“命运”似乎从来就不是自己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岔一句,王谢门阀里的王济,那脑洞也是够大的。这人家里殷实,花钱不眨眼。听说他最得意的“宴客绝技”竟然是“肉台盘”。说白了,就是让女子们穿上各种色彩艳丽的薄纱,或卧、或倚,叠成一盘一盘的“活菜”,让客人观赏甚至取乐。一屋子的权贵举杯对酌、谈笑风生,桌前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却都摆成了盘中肉……甚至有好事者把这个场面夸张成“玉体横陈”,想来是既惊世骇俗又带着点狡黠的得意。
王济自己那会儿是否觉得,家族荣耀和个人趣味就得靠这些排场来扯眼球?可盘子里那些姑娘,最早是谁家的女儿,念过几年诗书,还是刚会梳头,就已经无人问津了吧?若是哪天客人喝大了,失了分寸,这“宴会”的下场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悲剧。她们的名字,都留不下来。
轮到唐朝,花样可没断。杨家兄妹靠着贵妃姐的青睐称霸朝堂。杨国忠,见什么都要“特立独行”,连装饰屋子的屏风都不忘加点“创意”。他让侍女们梳妆打扮,着丝罗薄衣,列队一字排开,装作屏风。别人家多铺一层绸缎,这里直接真人替代装饰。明明该是有血有肉的脊背,却成了遮风挡雨的“家具”。杨国忠看上去风光,一屋美人在眼前动也不动,自己大概志得意满。但其中静默的每一张脸,想一想,谁会没点委屈、没点怕?
其实说到底,翻开历史,无非是美人、权贵、宴乐、遗憾这些字里行间的“老话”。可这些“彰显身份”的排场,其实全靠斑斑人影垒起来。站在咱们现代人眼里,这些举止奇葩得要命。可在权贵们眼里,那可能只是一个夜晚的小趣味;在下位者的世界里,却可能是一辈子的噩梦。
再往深里想,这些美人们,哪一个不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可在权力的高墙里,却只剩下顺从和隐藏,什么愿望全都得塞回心里。说是“美人如玉”,可最后被当作道具一样,用来互相较劲、彰显玄虚。做个现代人可能很难体会那种无力感。哪怕在今天,一想到人被贬作物品,心里也会泛起一阵酸涩。
也许有人会说,这早就是过去的事了,如今不可能再有这么离谱的场景。可想想看,社会依然会有新的“盘中餐”。比如娱乐圈的“资本造星”,秀场里的“富豪排场”,或明或暗的“道具人设”,不也有旧时风景的影子?只不过表面擦了层新油,看着没那么粗暴,里头的尴尬和冷漠,却藏得更深。
再说,历史可不是给人看的笑话。键盘前的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也见过权力和欲望如何揉搓人心,甚至身边就有人为了一点名利,把别人当成展品。也许比古人大有进步,可某些恶趣味,多少年了都没彻底变过。有时会问,人性真就只能如此反复打转吗?
回头看那些凝固在史书上的女孩子们,她们的悲哀未必都写在了脸上。但故事一到这,往往戛然而止。有人说那是历史的必然,有人说时代就这样。可明明一句见证,比千言万语都重。想想看,多少王公权贵的金碗,最后都压得自己喘不过气?虚荣的盛宴收场,还不都是一地鸡毛。
历史上的美人,变作了人前最璀璨的“装饰品”,一时风光,一世沦落。你说她们后悔吗?可能也根本没有选择的资格。就像今天的我们,有时候明知不公平,却也只能随波逐流。
说到底,这些奇谈怪事掀起来,除了“啧啧称奇”,到底能提醒我们点什么?如果你哪天见到身边还有人,被用作别人想象里的“美人彰显”,你会做点什么?权力和虚荣的路口,冷眼旁观的人太多,敢于同情、敢于说“不”的人,还是太少。
有时候想,史书上的一个名字、一个传说,背后其实是满满的叹息。那些不了了之的伤心事,也许活在今天的缝隙里,变了模样,仍不甘心安静下来。欲望永远不缺舞台,但那点最柔软的人心,究竟还能剩下多少,留给谁?
来源:沙漠惊喜遇绿洲的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