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再破纪录!不止饺子,中国影史上,川大人杀出“封神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7 19:37 1

摘要:目前累计票房突破153亿元,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名……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打破了多项影史纪录,成为最大赢家。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校友杨宇(导演饺子),以一场东方神话的现代重构,杀出了一条热血沸腾

目前累计票房突破153亿元,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名……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哪吒之魔童闹海》打破了多项影史纪录,成为最大赢家。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校友杨宇导演饺子),以一场东方神话的现代重构,杀出了一条热血沸腾的“封神路”!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殿堂,四川大学走在电影学术研究与创作的前沿,从电影美学,到电影产业化,从推动中国电影迈入“百亿时代”,到造就我国首部“百亿电影”,川大人在中国电影的每一个关键领域,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韩三平

在电影产业化的征程中,中文系校友韩三平无疑是一名领航者。作为中影集团的前董事长,他创新性地开创了主旋律商业大片模式,推动中国电影迈入“百亿时代”,被誉为中国电影产业化之父、中国电影产业的领军人。他导演的献礼影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票房成绩斐然,曾凭借作品斩获大众电影百花奖的两次最佳导演提名和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的优秀导演奖 。

朱玛

电影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离不开川大人的身影。长期执教于川大中文系的朱玛教授,不仅是中国电影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之一、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电影理论家之一,还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专业电影理论学者,为川大树立了电影学科研究的权威地位。他曾先后发表和主编《电影手册》《电影特技的秘密》等,奠定了国内电影学术研究的权威基础,开创了电影美学的系统性框架。

尹鸿

在电影批评理论领域,中文系校友尹鸿的成就有目共睹。他先后担任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播音主持人金话筒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重要奖项评委,是中国电影批评与理论的领军人物,其作品《百年中国电影史》被誉为影视批评理论的里程碑

阿来

马识途

文学与电影的交融,川大人也贡献了卓越的智慧。四川大学阿来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作为藏地文学与影视深度融合的先行者,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成绩卓著,还在电影领域发光发热,于2014年获得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四川大学名誉教授、“蜀中五老”之一马识途,其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被导演姜文改编为电影《让子弹飞》,取得剧烈反响,为中国影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方文培

童恩正

植物学家方文培作为川大第一部向全国发行的彩色科教影片《四川杜鹃花》的学术顾问,将生物学的魅力与四川特有的杜鹃花相结合,展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考古学家童恩正的小说《珊瑚岛上的死光》被改编为新中国首部科幻电影,填补了国产科幻电影的空白,并深刻影响了《流浪地球》等后续作品的创作。

谭飞

刘毅

在电影创作的不同类型中,川大校友也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电影策划、监制、编剧等幕后岗位上,谭飞、刘毅、丁小洋等校友同样成绩斐然,他们精心打造出众多经典影视作品,用创意和才华推动着中国电影不断向前发展。纪录片领域,陈为军作为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标杆人物,执导的《好死不如赖活着》《请为我投票》《出路》《生门》等纪录片,以真实的视角、深刻的洞察,展现社会百态,获得多项国际大奖,提升了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的地位。

除了上述这些闪耀的名字,还有众多川大师生校友在电影行业的各个角落默默耕耘、发光发热。校友饶曙光首倡“电影共同体美学”理论,为电影美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校友韩梅参与制作的《流浪地球》《夺冠》《八角笼中》等影片,推动了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校友李康生创作多部优秀影片剧本,助力四川电影事业发展;校友王强为完善电影产业政策、繁荣电影市场贡献力量……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却因一腔热爱,在电影的世界里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川大力量。

川大校友高中伟、王红芯也曾担任过省级电影局局长等,川大的电影学术氛围和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为中国电影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基础,更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川大的学术传承与创作实践,见证了中国电影从理论到产业、从创作到全球化的壮丽征程,必将在未来继续为中国电影事业注入不竭动力。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人民网、央视新闻、四川大学官微、互鉴书院

来源:四川大学本科招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