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商务部凌晨发公告时,北京朝阳区某半导体产业园的工程师老张刚把咖啡杯摔在地上,他刚收到公司邮件,美国把三星、SK海力士在华工厂的‘通关证’全撤了!这意味着,中国手机厂商明年要用的存储芯片可能断供,而老张参与研发的新款AI芯片,测试设备全靠这些进口机器。”
“美国商务部凌晨发公告时,北京朝阳区某半导体产业园的工程师老张刚把咖啡杯摔在地上,他刚收到公司邮件,美国把三星、SK海力士在华工厂的‘通关证’全撤了!这意味着,中国手机厂商明年要用的存储芯片可能断供,而老张参与研发的新款AI芯片,测试设备全靠这些进口机器。”
昨晚刷爆朋友圈的不仅是这条消息,还有杭州程序员小李晒出的截图:他常点的外卖平台,深夜配送费突然涨了50%。更扎心的是,深圳华强北档口老板连夜拆开iPhone 16现货,发现主板上的美光存储芯片被换成国产长鑫存储的,性能缩水,但价格涨了800块。
这一切的根源,是美国对半导体出口许可证的“精准爆破”。他们瞄准的不是中国造不出的光刻机,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呼吸机”:EDA软件、高算力芯片设计工具、先进制程设备。就像掐住人的气管,让你明明能造呼吸机零件,却组不出整机。
北京亦庄的北方华创总部,工程师们正围着一台14nm刻蚀机调试参数。这台设备即将发往长江存储,替代原本要从ASML进口的光刻机配套部件。但厂长王伟的眉头越皱越紧:“美国现在连二手设备都不让卖,我们库存的零部件只够撑三个月。”
苏州长电科技的封装车间里,一片片晶圆在XDFOI技术下重组。这是全球唯二能做HBM存储芯片封装的产线,原本给英伟达代工的韩国订单,现在全压到了这里。但车间主任李娟发现,工人三班倒还是赶不上需求:“客户凌晨三点打电话,说服务器芯片缺货,要加急2000片。”
上海张江的寒武纪实验室,工程师们正在跑通思元590芯片的最后一组数据。这款对标英伟达H20的AI芯片,上个月刚拿下阿里云大单,但测试时发现:用国产EDA工具设计的电路,功耗比预期高了15%。项目经理陈涛踢开会议室门:“换方案!今晚必须把模型拆了重练。”
深圳华强北的赛格广场,原本卖美光存储芯片的档口,现在堆满了长江存储的232层NAND颗粒。但手机厂商采购员老周一摸样品就摇头:“国产颗粒的良率只有70%,用这种货,我们的手机返修率得翻倍。”档口老板老吴苦笑:“总比没货强吧?三星的货现在要加价30%才能拿到。”
杭州某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机房,运维主管老赵盯着监控屏直冒冷汗。原本用英伟达A100训练的大模型,现在被迫切到寒武纪思元590,算力直接砍半。最要命的是能耗:“每小时电费多出200块,老板让我想办法‘优化成本’。”
苏州工业园区的某家EDA软件公司,产品经理小林正在给客户演示新版工具。这家公司刚拿到大基金三期的投资,但工程师们私下抱怨:“国产EDA连华为海思的7nm设计都跑不动,客户凭什么买单?”会议室里的华为工程师突然插话:“我们自己也在做EDA,再给你们半年时间。”
东莞某电子厂的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组装搭载国产芯片的扫地机器人。厂长看着堆积如山的库存叹气:“美国禁了英伟达的芯片,我们只能用华为昇腾,但算法团队改代码改了三个月,成本涨了40%。”仓库管理员小刘嘀咕:“上个月进的美国芯片,现在成了废铁。”
来源:智科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