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术前一天,该院麻醉科医生吴照飞刚走进病房,就注意到了李李紧绷的神情。他没有急于询问病情,而是先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卡通贴纸,笑着对李李说:“小朋友,听说你很勇敢,这是奖励你的‘勇气贴纸’。”
近日,8岁的李李(化名)因尺桡骨骨折被紧急送到武汉市汉口医院就医,需要手术。第一次面对手术,李李躲在家长身后,眼神里满是怯意。
术前一天,该院麻醉科医生吴照飞刚走进病房,就注意到了李李紧绷的神情。他没有急于询问病情,而是先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卡通贴纸,笑着对李李说:“小朋友,听说你很勇敢,这是奖励你的‘勇气贴纸’。”
轻松的开场白让李李渐渐放松下来。随后,吴照飞才细致询问孩子的身体状况、病史和过敏史,讲解手术流程时,他特意避开专业术语,用“睡一觉醒来就能看到爸爸妈妈”“医生叔叔会像变魔术一样帮你修好胳膊”这样生动的表述,让李李理解治疗过程。
听到李李担心“手术会疼”,吴照飞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别担心,叔叔会给你用‘魔法药水’,醒来后伤口就不疼啦。”
“吴医生像亲切的大哥哥,还送我贴纸,我不怕手术了。”李李拉着吴照飞的手小声说。一旁的家长看着孩子舒展的眉头,眼眶微微湿润:“本来我们愁得睡不着,吴医生几句话就让孩子不害怕了,太贴心了。”
手术当天,李李走进手术室时,脚步不再犹豫——他看到熟悉的吴照飞医生早已等候在门口,手术室的温度比病房稍高,铺在手术台上的保温毯带着暖意,墙上的屏幕正播放他喜欢的动画片。“你看,我们特意为你准备了喜欢的动画片,咱们边看边‘睡觉’,好不好?” 吴照飞温柔地说。
得知手术需多次X线透视,吴照飞和护士吴琼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为李李穿铅衣。考虑到孩子体型小,吴琼特意把铅衣的边角整理平整,避免摩擦皮肤,还轻声安抚:“稍微有点沉,忍一下下,这是保护你的‘小盔甲’哦。”
麻醉过程中,吴照飞始终握着李李的小手,实时观察他的表情,调整镇静药物剂量。当李李渐渐进入睡眠状态,他还轻轻为孩子盖好被子,动作轻柔得像呵护自家孩子。骨科博士段连鸿顺利完成手术后,吴照飞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守在旁边,等着李李慢慢清醒。
“醒啦?感觉怎么样?”看到李李睁开眼睛,吴照飞立刻俯身询问。“不疼!”李李惊喜地回答,眼神里满是意外。
手术结束后,吴照飞亲自推着病床送李李回病房,回到病房,他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帮李李调整好枕头高度,又用温毛巾帮孩子擦了擦脸,才转身和家属沟通。
“术后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手指有没有发麻、肿胀,伤口别碰水,要是孩子说疼,及时按呼叫器,我们会过来处理。”吴照飞一边说,一边把写好注意事项的纸条递给李李爸爸,“这上面有我的联系方式,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
作为一个麻醉科医生,如此精心细心令人感动。为何如此?该院麻醉科主任陈英表示:在一般人眼中,麻醉医生嘛不就是“打一针”让病人“睡着”吗!实际上,麻醉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应该把人文关怀融入每一个服务细节 ,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手术过程中感受到如“37度”体温般的舒心关怀,驱散患者心中的恐惧与不安,从而安心配合医生的治疗。
通讯员:吴照飞 陈英 邹卫琼
编辑:郝好
来源:武汉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