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随访研究显示:大幅减重后体重反弹,或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IF=13.6)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7 18:35 1

摘要: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重要风险因素,减重后的体重反弹是临床常见难题。尽管减重手术(如胃旁路术)能长期改善代谢指标,但约53%的患者在术后4年内会发生体重反弹。体重反弹是否影响长期健康结局?这一问题此前缺乏高质量证据。

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重要风险因素,减重后的体重反弹是临床常见难题。尽管减重手术(如胃旁路术)能长期改善代谢指标,但约53%的患者在术后4年内会发生体重反弹。体重反弹是否影响长期健康结局?这一问题此前缺乏高质量证据。

近期,《Lancet Regional Health-Europe》(IF=13.6)发表了一项长达30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减重手术后体重反弹(定义为相比术后1年的初始减重量,术后4年体重反弹≥20%)会显著增加微血管疾病和心血管事件风险,但总体死亡率与维持减重者无显著差异。

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

本研究基于瑞典肥胖受试者(SOS)队列,采用前瞻性匹配设计,对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分析体重反弹对健康结局的影响。

1987年9月1日-2001年1月31日,共4047名肥胖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2007人接受减重手术(胃束带术18%、垂直带状胃成形术69%、胃旁路术13%),2040人为匹配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减重治疗。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为:年龄在37-60岁之间,男性BMI≥34 kg/m²,女性BMI≥38 kg/m²。

排除标准为:既往接受过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或减肥手术、过去6个月内有胃溃疡、过去5年内有持续或活动性恶性肿瘤、过去6个月内有心梗、暴食型饮食模式、滥用药物或酗酒、存在减肥手术禁忌症的精神问题,或存在其他禁忌症。

基线检查和随访

基线检查于术前4周进行,随访包括体格检查或问卷,安排在手术后0.5、1、2、3、4、6、8、10、15和20年,在基线和2、10、15、20年后收集空腹血液样本。

分组

根据基线、1年随访、1-4年随访期间的体重变化,将接受减肥手术的人群分为体重反弹组和维持组:

反弹组(715人):相比初始减重量,术后4年体重反弹≥20%

维持组(631人):相比初始减重量,术后4年体重反弹

初始减重量定义为术后1年的减重量。

评估指标

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心梗/卒中/心衰)、微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癌症发病率。

代谢指标

血糖、血脂、血压(基线及术后2、10、15、20年检测)。

主要结果

排除再次手术、数据缺失或手术后4年内或死亡的个人后,共1346人(67.1%)被随机分配至体重反弹组(n=715)或维持组(n=631)。与维持组相比,体重反弹组的基线BMI较低(41.9±4.1 kg/m² vs. 42.8±4.5 kg/m²)。中位随访时间为 27 年(IQR 24–29)。

体重指数、能量摄入和体力活动

术后1年:两组均实现显著减重(反弹组29.3±11.7 kg,维持组31.9±13.8 kg);

从术后1年到术后4年:反弹组平均增重12.7±6.6 kg,维持组体重基本稳定(-0.6±7.3 kg)。

图. 减肥手术后体重反弹组(红线)和维持组(黑线)BMI变化的绝对值(A)和相对值(B)

术后10年,反弹组每日热量摄入更高,休闲时间体力活动更少(p

图. 减肥手术后体重反弹组(红线)和维持组(黑线)的能量摄入(A)、休闲时间体力活动(B)和工作相关体力活动(C)变化

健康风险差异

结果显示,与维持组相比,体重反弹组的微血管疾病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而总死亡率和癌症发生率相似。各临床结局的事件发生率、风险比和p值如下表所示:

反弹组(例/1000人年)

维持组(例/1000人年)

风险比(95%CI)

p值

微血管疾病

11.0

8.7

1.32(1.04-1.69)

心血管事件

15.7

13.0

1.22(1.00-1.49)

癌症

11.3

10.4

1.13(0.90-1.42)

全因死亡率

12.4

12.4

1.04(0.85-1.28)*

*注: 死亡率HR为20年随访值,早期(5年)反弹组死亡率反而更低(HR=0.54)。

图. 减肥手术后体重反弹组(红线)和维持组(黑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Kaplan-Meier 累积发生率

图. 减肥手术后体重反弹组(红线)和维持组(黑线)癌症的Kaplan-Meier 累积发生率

图. 减肥手术后体重反弹组(红线)和维持组(黑线)微血管疾病的Kaplan-Meier 累积发生率

图. 减肥手术后体重反弹组(红线)和维持组(黑线)生存情况

代谢指标变化

在术后2-10年间,与维持组相比,体重反弹组的代谢指标恶化更为严重:

•血糖:反弹组2型糖尿病风险是维持组的2倍(HR=2.01,p

•血脂:与维持组相比,反弹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更低;

•血压:与维持组相比,反弹组收缩压更高(p

总结与讨论

这项研究首次通过长期随访证实:大量减重后的体重反弹与微血管疾病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相关,但未观察到与预期寿命的相关性。此外,与接受标准减肥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减重手术后体重反弹组和维持组的死亡率都较低。这些结果表明,即使在部分体重恢复后,减肥手术仍维持了生存获益。

这项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体重反弹并非预先设定的分析指标,因此当前分析属于探索性研究,其结果可能存在偶然性;其次,研究采用的手术方式较为陈旧(如垂直束带胃成形术),部分术式现已不再使用;第三,受试者以瑞典白人为主,外推至其他种族需谨慎;第四,可用于分析的样本量受限,部分原因是术后1年和4年的体重数据缺失。

参考文献:Lancet Reg Health Eur. 2025. doi: 10.1016/j.lanepe.2025.101261.

来源:健康赢得此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