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乔泽祺,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2021级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西交利物浦大学学术卓越奖学金3次、校级三好学生2次、校级五星荣誉“励志之星”2次、校级优秀志愿者等若干荣誉。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13th Asia A
National Scholarship
国奖风采录
乔泽祺,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2021级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西交利物浦大学学术卓越奖学金3次、校级三好学生2次、校级五星荣誉“励志之星”2次、校级优秀志愿者等若干荣誉。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13th Asia Academy of Management Conference(第十三届亚洲管理学会议)发表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01
星火初现: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
早在中学时期,乔泽祺在《朗读者》第二季节目中第一次了解到薛其坤院士。从大山深处的放牛娃到享誉国际的物理学家,从三战考研、读博七年到"7-11"教授的坚守,薛其坤老师的奋斗故事深深触动了这个少年,也在他心中留下了朦朦胧胧的科研梦。
大学伊始,面对中外合办大学全英文的授课环境,乔泽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英语分级考试中,他被分入基础班,写作和口语成绩刚刚超过及格线,其他课程也很难跟上正常节奏。乔泽祺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道路,什么时候才能够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科研梦,自己是否也能像薛其坤老师那样,在逆境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在这困惑的日子里,他鼓起勇气,执笔给薛老师写了一封信。令他未曾想到的是,薛老师居然亲笔为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回信:“努力学习,争做一个优秀的中华儿女!”这份鼓励,恰似寒冬里的一缕暖阳,给了他继续前行的勇气。如今,当年的榜样已成为新中国最年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而他的精神之火,依然在照亮更多追梦者的前路。
收到回信后,乔泽祺决心做出改变,突破舒适圈,从每天坚持背单词开始,再到向老师请教课本上的每一处细节,笔记写了近百本。超出常人的努力让他连续三年荣获校内的学术卓越奖学金,两次成为校级三好学生、励志之星,也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等荣誉。
02
问道求索:青春不散场,行则将至
为了将这份榜样力量传递下去,乔泽祺通过学校爱心蚂蚁社团组织的假期支教活动,为青海省朔山中学的孩子们传授知识,也让他的人生坐标有了新的定位。山区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让他看到了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鸿沟:很多人读到高中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城市,许多人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那一刻,他明白了:如果说薛其坤老师是以物理研究推动国家发展,那么他也要以经济研究助力区域协调发展,为改变地区不平等贡献一份力量。
带着这份朴素的理想,乔泽祺大一就加入了西交利物浦大学设立的Summer Undergraduate Research Fellowships(暑期本科生研究基金项目),第一次接触到科研的严谨过程:收集数据、公司访谈、文本分析、撰写报告、海报展示……在项目结束后,乔泽祺把自己致力于研究发展经济学的想法告诉了导师,导师支持他把这份初心坚持下去,勇敢的尝试,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于是,这份鼓励揭开了乔泽祺与科研的不解之缘。
03
砥砺奋进:山高路远,无问西东
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下,乔泽祺从零基础开始自学计量经济学、Stata指令,接触到许多经济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法。历时一年,乔泽祺发现了企业视察行为也会成为地区发展的绊脚石,在无形之中影响了地区的政府补贴分配。经历了十几次改稿、熬过了四个月的盲审,他终于在13th Asia Academy of Management Conference(第十三届亚洲管理学会议)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并作为全球唯一一名本科生在这场著名国际学术会议上做报告,让世界上更多的学者看到了中国地区发展的潜在问题。那一刻,乔泽祺中学时朦朦胧胧的科研梦第一次成为现实。
榜样的力量时常在他心中激荡:从最初被薛其坤老师的故事感动,到如今立志用科研推动区域发展;从曾经接受他人的指引,到今天成为传递光热的火炬手。这种精神的传承,如同接力的火炬,从薛其坤老师到他,从他到支教的学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他也希望未来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勇于改变自己、改变世界,正如薛其坤老师曾经那样激励过他。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