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与HPV感染有什么关系?医生:这2类高危人群要每年筛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14:20 2

摘要:上周门诊来了个 28 岁的姑娘,一进门就红着眼眶。她结婚两年,准备要孩子,想着先做个体检放心,结果宫颈癌筛查报告出来,提示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宫颈还出现了癌前病变。姑娘说自己平时没任何不舒服,就是一年前单位体检时,医生建议她做 HPV 检测,她觉得自己年

上周门诊来了个 28 岁的姑娘,一进门就红着眼眶。她结婚两年,准备要孩子,想着先做个体检放心,结果宫颈癌筛查报告出来,提示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宫颈还出现了癌前病变。姑娘说自己平时没任何不舒服,就是一年前单位体检时,医生建议她做 HPV 检测,她觉得自己年轻,没结婚生子,应该不会有问题,就没当回事,没想到才一年就出了状况。

后来跟她聊才知道,她和老公都没做过 HPV 相关筛查,也没接种过 HPV 疫苗,平时对私密处健康护理也不太在意。看着她懊悔的样子,我特别心疼。其实很多人都像她一样,对 HPV 感染和宫颈癌的关系一知半解,总觉得癌症离自己很远,等到出问题才追悔莫及。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讲讲,HPV 感染和宫颈癌到底有啥关系还有两类人必须每年做筛查,千万别忽视

首先得说清楚,HPV 到底是个啥。HPV 全称是人乳头瘤病毒,这是一种特别常见的病毒,主要通过亲密接触传播。大家别觉得感染了 HPV 就等于要得癌症,其实 HPV 有很多亚型,分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 HPV 可能会引起尖锐湿疣这类皮肤病,一般不会导致癌症;但高危型 HPV 就不一样了,像 HPV16、18 型,就是导致宫颈癌的 “元凶”。

那 HPV 感染为啥会引发宫颈癌呢?简单说,要是高危型 HPV 持续在体内感染,病毒就会不断侵犯宫颈细胞,让宫颈细胞慢慢发生异常改变。一开始可能只是轻微的炎症,接着会发展成癌前病变,这个过程可能要几年甚至十几年。

如果这时候能及时发现,通过治疗就能把病变控制住,不会发展成癌症;可要是一直不管不顾,等到宫颈细胞完全发生癌变,就成了宫颈癌。所以说,宫颈癌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从 HPV 持续感染一步步发展来的。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恐慌,不是感染了高危型 HPV 就一定会得宫颈癌。大多数人的身体免疫力都能在 1-2 年内把 HPV 清除掉,只有少数人因为免疫力弱、病毒持续感染等原因,才会慢慢发展成癌前病变甚至宫颈癌。但正因为这个过程很隐蔽,没有明显症状,才更需要通过筛查来及时发现问题。

接下来重点说两类必须每年做筛查的高危人群:

1、有 HPV 持续感染史的人

不管是哪种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哪怕只是 HPV16 或 18 型阳性,都得每年做筛查。因为这类人宫颈细胞发生异常改变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很多,只有定期筛查,才能及时发现早期病变,避免发展成癌症。就像前面说的那个 28 岁姑娘,要是一年前她听从医生建议做了 HPV 检测,及时发现感染并干预,也不会发展成癌前病变。

2、有宫颈癌家族史的人

如果妈妈、姐姐或其他直系亲属得过宫颈癌,那自己得宫颈癌的风险也会比普通人高。这是因为家族遗传可能会让身体对 HPV 的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出现 HPV 持续感染,进而引发宫颈病变。所以这类人不管年龄大小,只要有性生活,就建议每年做一次宫颈癌筛查,包括 HPV 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宫颈健康状况。

除了这两类高危人群,普通女性也建议从 21 岁开始,或者有性生活后,定期做宫颈癌筛查。21-29 岁的女性,可以每 3 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30-65 岁的女性,推荐每 5 年做一次 HPV 检测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或者每 3 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要是筛查结果有异常,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另外,接种 HPV 疫苗也是预防 HPV 感染和宫颈癌的重要方法。现在有二价、四价、九价三种 HPV 疫苗,不同疫苗覆盖的 HPV 亚型不一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需求,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不过要注意,接种了疫苗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得定期做宫颈癌筛查,因为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 HPV,没办法做到 100% 预防。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能通过疫苗预防、通过筛查早期发现的癌症,只要我们重视起来,做好预防和筛查,就能大大降低得宫颈癌的风险。希望大家都能把自己的健康放在心上,别再像那个 28 岁的姑娘一样,等到出了问题才后悔。要是你属于上面说的两类高危人群,记得赶紧去医院做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才能远离宫颈癌的威胁。

参考文献:

[1] 刘寒梅. 宫颈癌与HPV感染[J]. 大理学院学报,2005,4(z1):95-99.

[2] 梁东霞,张彦娜. 宫颈癌与hpv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实用癌症杂志,2010,25(2):202-205.

来源:彩牛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