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成功调解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通过“调解+担保”机制,促成被告妹夫自愿为20余万元赔偿债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圆满化解一起原本可能陷入“执行难”的纠纷案件,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成功调解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通过“调解+担保”机制,促成被告妹夫自愿为20余万元赔偿债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圆满化解一起原本可能陷入“执行难”的纠纷案件,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案情回顾
原告系外地来旗务工人员,2024年因交通事故致九级伤残,诉请被告赔偿各项损失共计20余万元,双方就赔偿金额争执不下。法院在审理中发现,被告家庭经济困难,确无一次性偿付能力;而原告作为家庭主要劳动力,因伤丧失部分劳动能力,生活陷入困境。若直接进行判决,可能面临后续执行难问题;若简单调解,又难以保障履行,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为破解“调解易、履行难”问题,承办法官另辟蹊径,提出通过第三方担保的方式为调解协议的履行增添一道“保险锁”。主动向当事人释明担保方式、法律后果及违约风险,将担保条款写入调解书,明确连带清偿责任及违约责任,在被告亲属中筛选收入稳定、信用良好的人员,通过多次沟通,被告妹夫自愿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并在调解笔录担保人一栏签字确认。
有了担保人,我心里就踏实了!”原告在调解现场激动地说。被告也向法官表示了感谢:“法院没有简单一判了之,给了我们履行债务的机会。”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以更加灵活、温情的方式化解群众“急难愁盼”,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编辑:林新宇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热线请联系杨主任:13522430544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来源:无线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