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时,我总对白衣之下的责任与温暖心生向往。这份期许像一束光,推着我一步步靠近医学领域,最终如愿考上医学院,朝着“白衣天使” 的理想踏实迈进。大学毕业那年,经人介绍,我走进了邢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的大门。经过层层面试与考核,当收到 “正式录用” 通知时,我知道,
最初的相遇是机缘巧合,如今回望,却觉得是命中注定的羁绊 —— 这份与医学、与医院的缘分,一旦结下,便 “甩都甩不掉了”。
高中时,我总对白衣之下的责任与温暖心生向往。这份期许像一束光,推着我一步步靠近医学领域,最终如愿考上医学院,朝着 “白衣天使” 的理想踏实迈进。大学毕业那年,经人介绍,我走进了邢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的大门。经过层层面试与考核,当收到 “正式录用” 通知时,我知道,属于我的 “医路”,终于在这里有了具体的模样。
入职那天的温暖,我至今记得清晰。还没等我在门口理清入职流程,就有护士姐姐主动迎上来,笑着问 “您好,是新来的同事吗?人事科在三楼,我带您过去吧”。这声 “您好”,没有实习时见过的忙碌疏离,倒像邻里间的亲切问候,一下子驱散了我初来乍到的紧张。后来我才懂,这就是医院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院训里藏着的 “善文化”—— 它从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是落在每一句问候、每一次伸手里的温度。
“善” 是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价值观,儒家的 “仁者爱人”、佛家的 “慈悲大爱”、道家的 “普度众生”,最终都化作了医院里的具体行动。是前辈见我写错医嘱时,耐心圈改后说 “别慌,下次注意这几个细节就好”;是患者攥着报告焦虑时,同事多讲的那一句 “我们一起分析,总会有办法”;是团队里谁遇到难题,大家都会凑过来搭把手的默契。这份 “善文化”,不是需要刻意背负的负担,而是我入职后最先接住的 “礼物”,慢慢也成了我想扛在肩上的使命 —— 要把这份暖,传递给更多人。
在医院的第一年,我像被裹在温柔的浪潮里成长。工作上,前辈们从不藏私,把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生活里,同事们知道我和兵哥哥谈恋爱,会特意帮我留着食堂的热菜,也会在我结婚时凑钱送一束向日葵,说 “祝我们的小姑娘,永远幸福”。也是在这一年,我如愿嫁给了心爱的人,后来又迎来了宝宝的降生。可因为家庭琐事,我不得不暂时脱下白大褂,离开这群可爱的同事。离开那天,护士长塞给我一袋医院自制的护手霜,轻声说 “等你想回来,我们一直都在”,我攥着那袋带着淡淡香气的护手霜,眼泪差点掉下来。也是那年,听说医院要建自己的妇产医院,我偷偷在心里许下心愿:一定要亲眼看看它建成的样子。
在家带娃的那几年,我从没真正 “离开” 过医院。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刷医院的公众号,看新院区的住院楼从平地冒出地基,门诊楼的玻璃幕墙慢慢铺满;以前的同事会给我发照片,说 “三女塑像重新立起来啦,启明湖里的水已经蓄满了”;偶尔路过医院附近,我会特意绕路停下,远远看看停机坪的建设进度。后来听说生殖院区的患者越来越多,旧门诊楼已经装不下大家的期待,扩建的消息传来时,我比自己的事还开心 —— 原来,我早已把这里的每一点变化,都当成了 “自家” 的事。
2019 年,当我再次推开医院的大门,熟悉的消毒水味里混着同事们的笑声。迎面走来的护士长一眼就认出了我,上前拍了拍我的肩膀说 “可算等你回来啦”。那一瞬间,我忽然明白,这不是 “重新入职”,是 “回家”。这次,我被安排到了生殖中心 —— 医院的核心科室。穿上久违的白大褂,看着科室里先进的设备、忙碌却有序的身影,心里又激动又忐忑,像个期待新课的学生,满是对新岗位的好奇与向往。
时光匆匆,转眼又是四年。这四年的日子,像一本被细心收纳的相册,每一页都清晰得能触摸到温度。转正那天,带教老师把一本《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拼命的自己》递到我手里,扉页上写着 “看着你从手忙脚乱到独当一面,为你骄傲”。那本书我至今放在办公桌抽屉里,每当遇到难搞的工作、忍不住想退缩时,翻一翻就又有了往前冲的劲。
患者的感谢也总在不经意间暖到我:有阿姨拿着检查报告,硬塞给我一颗水果糖,说 “姑娘,谢谢你耐着性子跟我讲了半小时”;有年轻夫妻成功怀孕后,特意送来喜糖,红着眼眶说 “是你们让我们有了做父母的机会”。同事间的默契更是无需多言:加班到深夜时,桌上会突然多一杯热咖啡;生病请假时,手机里会收到 “放心休息,你的活我帮你盯著” 的消息;就连领导,也总在我犹豫要不要承担更重的任务时,轻声说 “别怕,我们都支持你”。
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越来越清楚:我的成长从不是孤军奋战 —— 是医院给了我施展的平台,是身边人给了我前行的底气。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可心里的方向也越来越明:我要不负这段与医院相守的时光,更要和医院、和集团同呼吸、共命运,在守护患者的路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梦想的路上。回头看,是和医院一起走过的故事:从初遇的温暖,到分别的牵挂,再到重逢的笃定;低头看,是一步步踏实的脚步,藏着患者的信任、同事的帮衬、领导的期许;抬头看,是和医院并肩的远方,清晰又明亮。这份 “家” 的缘分,会一直陪着我,走得更远、更稳。
来源:不吃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