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后调查发现,这名电工的安全帽已使用4年,内部材料严重老化,抗冲击能力不足标准的30%。如果这名电工当时戴了在有效期内的安全帽,结果可能完全不同。”笔者告诫企业负责人,“安全帽是用来保命的,不能等出了事才后悔没有规范使用。”
近日,笔者和同事在某企业检查时,发现安全帽存在超期使用问题。
“这顶安全帽是哪年购买的?”笔者拿起一顶安全帽询问道。企业从业人员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笔者检查发现,安全帽上的生产日期(见上图)模糊不清。
经追问,企业一名安全管理人员说:“这批安全帽是2020年2月生产的,已超出使用期限。”
为让企业吸取事故教训,笔者给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讲述了一起某工地电工戴过期安全帽检修时坠落造成颅骨骨折的事故案例,并用手机播放了该事故视频。
“事后调查发现,这名电工的安全帽已使用4年,内部材料严重老化,抗冲击能力不足标准的30%。如果这名电工当时戴了在有效期内的安全帽,结果可能完全不同。”笔者告诫企业负责人,“安全帽是用来保命的,不能等出了事才后悔没有规范使用。”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笔者和同事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企业立即停用全部过期安全帽。
企业负责人当场表态,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整改。
编 后
安全帽是从业人员必备的劳动防护用品,能在意外坠落、碰撞等事故中有效保护头部,减少重伤甚至死亡风险。安全帽按性能分为普通型和特殊型。普通型安全帽是用于一般作业场所,具备基本防护性能的安全帽产品;特殊型安全帽是除具备基本防护性能外,还具备一项或多项特殊性能的安全帽产品,适用于与其性能相应的特殊作业场所。
安全帽的有效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安全帽的材质、使用环境、使用频率等。一般来说,安全帽的有效期在30个月左右,而特殊环境下使用的安全帽,如高温、强酸强碱场所,有效期可能更短。
《头部防护 安全帽》(GB 2811—2019)规定,安全帽的永久标识是指位于产品主体内侧,并在产品整个周期内一直保持清晰可辨的标识,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本标准编号,b)制造厂名,c)生产日期(年、月),d)产品名称(由生产厂命名),e)产品的分类标记,f)产品的强制报废期限。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本案中,企业未能发现安全帽过期,绝非一时疏忽,而是暴露出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不严不细问题。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理应包含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发放、使用、检查和报废全流程管理。广大企业负责人要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思维,加大安全投入,为员工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加大检查力度,从源头防范遏制各类事故。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