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5日,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半年报数据,如同一记沉重的警钟,打破了市场的平静。报告期内,彩虹集团营收54.22亿元,同比下降15.98%;归母净利润5.86亿元,同比下滑25.54%。更令人担忧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
2025年8月25日,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半年报数据,如同一记沉重的警钟,打破了市场的平静。报告期内,彩虹集团营收54.22亿元,同比下降15.98%;归母净利润5.86亿元,同比下滑25.54%。更令人担忧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同比大跌118.26%,这一系列数据勾勒出了公司当前严峻的经营态势。
分产品来看,彩虹集团的两大核心业务均遭受重创。占收入大头的家用柔性取暖系列,包括电热毯、暖手器等产品,营收3.56亿元,同比下降21.55%。家用卫生杀虫系列,如电蚊香、气雾剂等,营收1.77亿元,同比下降2.63%。分区域而言,云贵渝地区收入降幅最大,超过30%,线上直接销售也下滑了三成,市场份额的萎缩态势明显。
全球气候变暖无疑是压在彩虹集团肩上的一座大山。近年来,暖冬现象频繁出现,极端高温事件频发,直接导致冬季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夏季产品启动延迟。然而,气候因素只是表象,更深层的挑战来自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新品牌通过低价策略和流量红利快速渗透市场,同质化竞争使得价格体系紊乱,彩虹集团的利润率受到严重挤压。互联网品牌、区域小厂以及跨界对手的多维围攻,让彩虹集团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漩涡。
不过,彩虹集团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作为国内知名的家电企业,其品牌认知度高,“彩虹”商标被列入中国轻工业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电热毯更是连续五年市占率第一。在技术研发方面,彩虹集团也有着深厚的积累,持续投入智能温控、水暖毯、母婴系列等新品研发,试图通过产品升级摆脱价格战的困境。在渠道建设上,彩虹集团线下经销商网络覆盖至乡镇市场,线上通过自营与经销双线运营,电商收入占比已超过45%,渠道优势依然存在。
为了寻求新的增长曲线,彩虹集团也在积极尝试“出圈”。旗下“彩虹卫士”系列清洁产品的推出,以及参与认购股权投资基金等动作,显示出公司在多元化发展方面的努力。然而,这些新业务目前贡献甚微,尚未能形成规模支撑,短期内难以扭转公司的经营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彩虹集团募集资金使用进度缓慢。“柔性电热产品产业化”和“营销网络及信息系统提升建设”两大募投项目,投资进度仅完成22.31%和17.31%,完成时间一再延后。这既反映出公司在产能扩张和市场开拓上的审慎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管理层面对市场变化时的迟疑。
彩虹集团正处于一个典型的传统制造企业转型期。主业承压、新业务未起、现金流紧张,这些问题犹如一道道难关,考验着公司的应对能力。但彩虹集团手中仍握有品牌、技术、渠道等王牌,以及超过7亿元的货币资金和理财余额,这为其转型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未来,彩虹集团能否在产品和营销上实现“年轻化”“智能化”,在清洁赛道、户外场景等新战场打开局面,通过技术升级摆脱“看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值得市场密切关注。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