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国汽车互联网行业迎来一场地震级交易:海尔集团旗下卡泰驰控股以约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1亿元)收购中国平安持有的汽车之家43%股份,成为控股股东。这意味着,日活用户超7500万、中国最大的汽车互联网平台再度易主,从“平安时代”迈入“海尔时代”。
近日,中国汽车互联网行业迎来一场地震级交易:海尔集团旗下卡泰驰控股以约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1亿元)收购中国平安持有的汽车之家43%股份,成为控股股东。这意味着,日活用户超7500万、中国最大的汽车互联网平台再度易主,从“平安时代”迈入“海尔时代”。
一、平安时代:从资本盛宴到增长瓶颈
汽车之家的命运转折始于2016年。当时平安集团从澳洲电讯手中接盘,创始人李想黯然离场,此后平安系高管陆敏、龙泉等人执掌大局。平安时代的汽车之家曾一度风光无限:2018-2020年,营收从72.33亿元增至86.59亿元,净利润从28.64亿元攀升至34亿元,并于2021年登陆港股完成二次上市。
然而,辉煌未能持续。2024年,汽车之家营收70.4亿元同比下滑2%,净利润同比下跌11.5%。尽管平台用户规模仍居行业第一(2025年二季度移动端日活达7574万),但车险转化未达预期——平安产险2025年一季度车险保费517.9亿元,落后于人保财险的692.4亿元,市占率仅24.2%。
更深层的危机来自行业竞争。字节跳动旗下懂车帝凭借年轻化内容生态快速崛起,用户平均年龄28岁,平台停留时长达汽车之家的1.8倍,直接冲击其广告和线索业务基本盘。
二、海尔接盘:战略协同与生态野望
海尔此次收购绝非盲目跨界。其旗下卡泰驰控股早已布局汽车后市场,业务覆盖二手车交易、新能源基建等领域,拥有全国40多个城市的线下门店网络,年处理二手车超10万辆。收购汽车之家,正是为了打通“线上流量+线下服务”的闭环:
1. 流量赋能:汽车之家90%的行业渗透率可为卡泰驰导流,提升二手车、充电服务等业务的转化效率;
2. 技术互补:海尔数字化能力(如24小时检测+72小时交付体系)助力汽车之家向新零售转型;
3. 生态协同:海尔明确表示“不造车”,但将通过“人车家”理念整合智能座舱、车家互联等场景,构建出行生态。
三、未来挑战:三重困境待解
尽管战略逻辑清晰,汽车之家仍面临严峻挑战:
· 盈利模式重构:传统媒体服务和线索业务增长乏力,需加快向交易和服务环节延伸。2025年二季度,其新零售业务虽同比增长20.5%,但总营收仍同比下滑;
· 用户年轻化突围:懂车帝等平台已抢占Z世代用户心智,汽车之家需通过内容创新(如AI直播、VR看车)重建吸引力;
· 国际化与智能化:海尔计划借助其全球资源支持汽车之家出海,目前已上线海外版网站,收录52个中国品牌的1900款车型,但需应对本地化竞争和技术壁垒。
四、行业启示:垂直平台的终局思考
汽车之家两度易主,折射出垂直互联网平台的普遍困境:单一流量模式难抵生态巨头降维打击。未来生存关键在于:
1. 深度绑定产业生态:如海尔借汽车之家完善“车生活”服务链;
2. 技术驱动效率提升:汽车之家已推出AI买手、VR空间站等工具,未来需进一步降低车企获客成本;
3. 资本化操作空间:汽车之家已登陆美股、港股,若未来冲刺A股三地上市,可能开启新一轮价值重估。
结语:新旧势力的生态博弈
从平安到海尔,汽车之家的易主不仅是资本交易,更是汽车产业从“单点服务”走向“生态融合”的缩影。海尔的线下能力与汽车之家的线上流量若能高效协同,或许能开辟一条“内容+交易+服务”的新路。但能否在字节、车企自营平台等势力的夹击中重生,仍需时间检验。正如DeepSeek所分析:“车险故事讲不动了,但‘人车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来源:正商参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