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你说我妈天天喝绿茶,那到底对身体真有啥用?她说这茶比药都强,可我也不知道她喝的是心理安慰还是真有效果。”
提问的人是位跑银行业务的中年男人,穿着整整齐齐,领带勒得紧,站在路边刷着手机,一脸困惑。他妈是退休教师,几十年养成了喝绿茶的习惯,每天一壶,雷打不动。
他也不是质疑这习惯不好,只是想搞清楚,绿茶是不是真的对身体有实际帮助,还是说就是一种老一辈人的“传统执念”。
他翻了不少文章,但说法乱七八糟,有的说好,有的说有副作用,他想听点靠谱的、专业的说法。
绿茶这东西看着普通,其实成分相当复杂。和其他茶类比,它是发酵程度最低的茶,所以保留了最多的原始多酚类物质。
这些物质在体内的作用不只是抗氧化,它们对细胞的代谢方式、炎症反应、肠道菌群、神经递质分泌,几乎都有参与。
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润一润喉咙”的饮品,而是能直接影响体内调控机制的一种复合植物化合物载体。
真正要说绿茶的效果,不是说有没有用,而是有没有持续喝、喝对量、喝对时间。绿茶里的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目前研究最多的茶多酚类物质。
这个成分有个特点,不是强效、短期见效的那种“重锤型”化学物,而是偏向低剂量、长周期干预型。也就是说,它对身体不是一下子“轰击”,而是像一点点调整系统参数。
有研究统计了超过2万人的生活饮茶习惯与健康数据,发现每天饮用2杯以上绿茶的人群,在十年追踪中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16%。
这不是因为绿茶能直接降血糖,而是它在调控胰岛素敏感性方面发挥了作用。
EGCG能够增加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效率,减少餐后血糖波动。此外,它还能通过抑制肠道内α-淀粉酶活性,减缓碳水分解速度,让血糖上升更平缓。
这个机制特别适合那些有“胰岛素抵抗倾向”的人群,比如中年人、脂肪肝人群、代谢综合征初期人群。
不是每个人都立马得糖尿病,但很多人身体已经进入代谢偏移状态,这时候靠吃药并不合适,反而用绿茶这种“系统缓调”方式更安全。
绿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不是靠降压或者利尿这种直接路径,它主要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来起作用。
血管内皮是调节血管舒张收缩的“指挥中枢”,只要它功能好,血压、血脂都容易受控。研究表明,EGCG能激活一氧化氮合酶,让血管在必要时释放一氧化氮,从而实现血管的自然扩张。这种扩张不是强迫性的,而是生理性的,不会出现突发性低血压或晕厥。
一项日本对8900名中老年人的调查指出,每天饮用3杯以上绿茶的受访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未饮用人群26%,其中高血压患者获益更显著。
这组人不一定都有病,但茶的作用是在“调节边界值”,不是治疗,而是预防。很多人误以为绿茶是“清脂”用的,其实核心作用点根本不是脂肪,而是血管状态。
还有一个点是绿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这个是很多人没想到的。绿茶并不像酸奶那样提供“活菌”,它的机制是通过抑制有害菌、扶持有益菌的生长环境。
研究发现,EGCG在小肠不被完全吸收,它进入结肠后会和肠道菌群产生互动,抑制大肠杆菌和产气类梭菌的扩张,同时提升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占比。
一项在美国加州大学做的实验中,40名长期便秘者在每日饮用绿茶两周后,肠道菌群多样性提升了19%,其中益生菌群丰度提高了11%。
这组人饮食没变,只是加了绿茶。绿茶的“调菌”能力来自其多酚和儿茶素类成分在肠道内的分解产物,这些产物能调节肠壁通透性、减轻轻度炎症,进而改善排便节律和肠道屏障功能。
这也解释了为啥有些人一开始喝绿茶会觉得“轻腹感强”,那不是茶刮油,而是肠道菌群结构被重建后的反馈。
特别适合那种肠道总是鼓胀、不成形排便、饭后一小时腹胀的人群,靠吃益生菌效果不明显,反而用绿茶调理更有持续性。
另外一个经常被跳过的效果,是绿茶对神经递质代谢路径的影响。这个听起来有点远,其实很贴近日常。
绿茶含有一种独特氨基酸成分,叫茶氨酸(L-theanine),它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调节脑内GABA和多巴胺的释放平衡。GABA是抑制型神经递质,多巴胺是兴奋型,两者平衡好了,大脑才能既不焦躁也不迟钝。
有研究让一组在高压状态下工作的成年人,每天饮用含茶氨酸量达50毫克的绿茶饮品,连续30天后,大脑α波活动增加,同时皮质醇分泌水平下降17%。
这不是让人放松到昏昏欲睡的那种,而是进入一种“清醒但不慌”的状态。适合那种白天精神紧张、晚上又睡不实的人。比起安眠药、镇静剂,这种调节是自然的,不会干扰大脑长期功能。
而且绿茶的这种调节是“方向性的”,也就是当大脑过度活跃时,它帮你抑制;当大脑功能低下时,它又能通过提升多巴胺微释放让你清醒一点。
是一个类似“调音器”的角色,而不是一味压制或者刺激。这种机制尤其适合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脑神经递质分泌会出现周期性波动,这时候绿茶的调节作用比咖啡因更平衡。
但喝绿茶也不是随便喝的。很多人喝错方式,用的是高温水,泡得太久,喝得太急。绿茶本身不适合超过85°C的水冲泡,高温会破坏茶多酚活性,还会释放过多咖啡因和单宁,反而刺激胃黏膜。
而且泡得太久,水里有害物质残留率高,影响吸收。最合适的喝法是用80°C左右的水冲泡2-3分钟,每泡3-4次,慢慢喝,不空腹喝,也别睡前喝。每天量控制在500毫升左右就够了,不需要一整天拿着茶壶续水。
有些人喝绿茶会拉肚子,或者觉得胃胀,这种人要先排查自己是不是胃酸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功能紊乱。如果是,可以选择在饭后30分钟喝,而不是空腹喝。或者用淡茶,别泡太浓,能降低刺激。
[1]王佳琪.喝绿茶的益处[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8,(07):61.
来源:梁医生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