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创 儿科严医生 儿科严医生看病如破案,遇到复杂的案例,难免会陷入困惑,但只要找到关键证据,真相便会浮出水面。当然,简单的“小案子”多会很快锁定病因或很快自愈,而“重大案件”往往扑朔迷离,可能要住院、要做一系列的检查,甚至组织活检做病理才能找到真凶。那些复杂的
原创 儿科严医生 儿科严医生看病如破案,遇到复杂的案例,难免会陷入困惑,但只要找到关键证据,真相便会浮出水面。当然,简单的“小案子”多会很快锁定病因或很快自愈,而“重大案件”往往扑朔迷离,可能要住院、要做一系列的检查,甚至组织活检做病理才能找到真凶。那些复杂的病例,我并没有太多分享的动力。一方面,它们大多涉及罕见病,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另一方面,对患者家长而言,那些经历都是折磨和煎熬,而读者多是带有一种猎奇的心态去阅读。这不是写我科普的初衷。今天,带来一个特别的“小案子”。这位小朋友是3月16日面诊我的,症状看上去不重,但让我困惑——短短10天内反复发热,2次发热病程中都伴有眼部及呼吸道症状。这究竟是继发细菌感染,还是原有疾病复发或又感染其他的病原体?在分享前,先感谢家长的同意,让我们得以学习这个虽不严重,却颇具思考价值的病例。01一个案例
03备用抗生素门诊就诊后,给患儿开好抗生素,但暂时不吃,如果症状明显加重,家长可反馈医生,医生再决定是否服用,称之延迟抗生素处方(delayed antibiotic prescribing)或观望处方策略(wait-and-see prescription),这是一种减少不必要抗生素使用的做法,近年来被推荐用于特定儿科疾病。其优势包括:减少不必要用药:某些细菌感染早期与病毒感染相似,在病情尚不明朗时,备药但不立即服用,可避免滥用抗生素。当细菌感染的症状逐渐典型时(或测序等化验确认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启动抗生素治疗,降低病情加重的风险。缓解家长焦虑:备药在家,家长更愿意遵循医生随访计划。有了随访机制,家长能更积极观察病情变化,以确保合理使用抗生素。有了随访➕备药的支撑,还可减少患儿再就医的频次,虽然减少了医疗机构的收入,但减少了患儿不必要的医疗环境暴露。04总 结这些年,在诊所使用快速抗原检测寻找病原体,我的个人体会是:如果采样到位,发热早期筛查流感的准确性很高,但腺病毒快速抗原检测假阴性率接近50%,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腺病毒感染者无法通过快速抗原检测发现。本文中的这位小朋友,3月16日的腺病毒快速抗原检测为阴性,但随后的测序发现了两种腺病毒,完美的解释了病情。这种情况我常遇到,可见测序的精准度远高于快速抗原检测。正是这个检测技术,让医生和家长都从中学到了很多。如果回到两年前,当时门诊尚未引入测序技术,我们怎么可能知道这位小朋友的症状其实是由两次腺病毒感染引起?孩子的母亲后来告诉我,3月17日,也就是就诊后的第二天,他的体温就恢复了正常。如果16日我给孩子用了抗生素,会不会误以为是抗生素的功劳?所以,我一直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人类认知改变的最重要力量。原标题:《小朋友10天内反复发热、眼睛疼、咳嗽、鼻塞,当测序结果出来后,真相大白》 来源:小白育儿奶爸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