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热评丨莫让畸形流量侵蚀童真!“未成年网红”擦边乱象必须急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7 17:35 1

摘要:前不久,4岁网红“瑶一瑶小肉包”深陷摆拍风波,“网红儿童”这一群体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另有媒体调查发现,多个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确有不少疑似小学生、初中生的“网红”用户发布性感舞蹈、性感变装等视频内容,且收获了较高的流量。更有甚者开始涉足“代跳(舞蹈)”业

上一秒还是穿着校服的“三好学生”,下一秒便扭着跨开始劲歌热舞,这场以未成年人为道具的流量狂欢,究竟是谁之过?

前不久,4岁网红“瑶一瑶小肉包”深陷摆拍风波,“网红儿童”这一群体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另有媒体调查发现,多个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确有不少疑似小学生、初中生的“网红”用户发布性感舞蹈、性感变装等视频内容,且收获了较高的流量。更有甚者开始涉足“代跳(舞蹈)”业务圈子,形成了软色情舞蹈产业链。

在短视频平台以“校服”“初中生”等关键词进行检索,看到的不仅仅是大量软色情擦边视频,甚至可以看到有专门售卖校服以供视频拍摄的商家。

“童真”被刻意加工成猎奇商品,“未成年网红”沦为畸形审美的牺牲品,这不仅是对儿童权益的践踏,更是对社会道德底线的公然挑衅。

平台监管的严重缺位首当其责。以“校服”“初中生”为流量密码的擦边内容屡禁不止,实名制审核形同虚设,算法推荐变相助纣为虐——当商业利益凌驾于社会责任,纵容软色情产业链野蛮生长,所谓“技术中立”不过是逃避监管的遮羞布。更需警惕的是,部分家长将孩子包装成“网红摇钱树”,在直播间里消费孩子的纯真,这种饮鸩止渴的短视行为,实则是家庭教育的严重失范。

必须明确的是,未成年人不是流量经济的试验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令禁止利用未成年人牟取不正当利益,平台放任未成年人参与低俗表演已涉嫌违法。当务之急是建立分级审核机制,对涉及未成年人的内容实施“白名单”管理;完善举报通道,对诱导未成年人软色情表演的账号永久封禁;更要压实家长监护责任,对恶意消费儿童的行为依法追责。

守护未成年人成长净土,需要全社会亮剑。唯有平台守土尽责、家长筑牢防线、法律利剑高悬,才能遏制这场披着“娱乐”外衣的掠夺,还孩子一片清朗的网络天空。

来源:读特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