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台湾省某些政客还在用“抗中保台”的口号催眠民众时,大陆的“打独工具箱”已经升级到了“全自动模式”国台办反手掏出一部《法典》,把“台独”分子的罪名条分缕析,连“缺席审判”的剧本都写好了。
当台湾省某些政客还在用“抗中保台”的口号催眠民众时,大陆的“打独工具箱”已经升级到了“全自动模式”国台办反手掏出一部《法典》,把“台独”分子的罪名条分缕析,连“缺席审判”的剧本都写好了。
台媒惊呼:“大陆动真格!”那么,此事来龙去脉如何,“台独”分子近日又有什么动向?
3月27日,国台办举报邮箱上线首日,9小时内涌入323封举报信,平均每分钟近6封。
这速度,连电商直播间都要甘拜下风。有网友调侃:“原来‘台独’分子才是真正的流量密码!”
这些举报信里,有人扒出“台独”政客的“阴阳账本”:一面高喊“爱台”,一面把子女送到大陆读书;一面炒作“大陆威胁”,一面偷偷投资大陆房产。
国台办这招“人民战争”,直接把“台独”分子逼成了“透明人”——毕竟,谁还没几个“看不惯又干不掉你”的邻居呢?
当然也有台媒酸溜溜地说这是“煽动仇恨”。可问题是,如果“台独”分子真像自己吹嘘的那样“得民心”,这323封举报信难道是大陆网友用脚本刷的?
细看这些举报信,堪称一部“魔幻现实主义”大全。
有网友直接给国台办邮箱附上了“售后服务建议”:“建议开通‘一键查三代’功能,祖上卖过日据时期汉奸账本的、现任亲戚在大陆开公司的,统统自动标红加粗!”
有大陆博主戏称:“这届网友人均朝阳群众,别说‘台独’分子藏不住,就连他们老家村口大黄狗有几根杂毛都能给你扒出来。”
国台办的响应速度也堪比“五星级客服”,不仅火速分类整理举报线索,还放话“查实一例,公示一例”。
吓得岛内网友赶紧发视频抱怨:“我们只是‘广义中国台湾省人’,和‘台独’不熟!”
网友在外网上和其对骂:“现在知道怕了?当初把‘抗中’当流量密码的时候,怎么没想起大陆法网恢恢?”
如果说举报邮箱是“捕鼠夹”,那6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就是一台“液压碎骨机”。这部法典不仅给“台独”分子定了“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罪”等十大罪名,还贴心地附赠“终身追责”和“缺席审判”套餐。
更绝的是,国台办官网8月新增的“惩独专栏”,直接把苏贞昌、游锡堃等人挂上“通缉榜”,还附赠“举报指南”——从“台独”分子哪天吃了顿日料,到哪次演讲用了“两国论”,全都能一键举报。
有网友戏称:“这比淘宝差评区还详细,就差给‘台独’分子开个‘消保专线’了!
2024年9月,首个“吃螃蟹”的台独分子杨智渊因分裂国家罪被判9年,判决书里“拒不认罪”四字直接撕碎了“法不责众”的幻想。
国台办甚至给这场猎杀行动加了点黑色幽默:鼓励“台独”分子“迷途知返”,并承诺“自首送《刑法》精装版一套,附赠手铐保养指南”
针对大陆的步步紧逼,台陆委会跳脚说这是“阻碍交流”,可大陆的回应更犀利:“我们只针对‘台独’顽固分子,比如那些一边喊‘抗中’一边给大陆交社保的‘精分患者’。”
3月26日,赖清德公开宣称与“民主伙伴”强化“非红供应链”,要求台企减少对大陆市场依赖,并推动半导体、电子等关键产业向美日转移。这一政策实质是配合美国“友岸外包”战略,以经济手段切割两岸联系。
可见杨智渊成为首个“吃牢饭”的案例还不足以引起他们警惕。
不过,《意见》中“缺席审判”的条款更让潜逃海外的“台独”金主们瑟瑟发抖。毕竟,瑞士银行保险柜可挡不住国际刑警的红色通缉令。
至于那些嘴硬的“死忠派”,不妨听听国台办的警告:“你们搞‘自造潜艇’,结果大陆渔政船一来,连演习海域都不敢进;炒作‘2027大陆攻台’,可解放军的回应就一句话——‘假把式’和‘花架子’不配当对手。”
“台独”分子总幻想自己是“抗中英雄”,但在大陆的法治重锤下,他们不过是跳梁小丑。而那些还在蹦跶的“台独”演员们,或许该抓紧时间练练《铁窗泪》的合唱了——毕竟,历史的审判席上,可没有金鸡奖的的提名。
参考资料:
国台办:举报“台独”专栏截至今日下午5时共收到举报邮件323封
来源:地缘历史档案馆的视频